前不久,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率南通市党政代表团到苏州考察。

在苏州期间,南通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展示馆、鼋荡岸线整治工程、曲水善湾、微康益生菌、迈为科技、苏州湾、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智慧芽信息科技、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中心、师惠邻里中心等地,详细了解苏州在产创融合、园区开发、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注意到,吴书记是吴江人,本次苏州考察的第一站汾湖地区正是他早期工作的地方。

汾湖2019年11月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之一,2023年位列中国百强镇榜单第14位。

汾湖是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一体化发展值得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汾湖正紧抓国家战略机遇,锚定“一体化”和“高质量”,以生态绿色为底色,以科技创为驱动,致力打造绿色经济的新高地,坚定走在示范区建设的最前列。

2021年9月,吴新明从工作了近30年的苏州,赴长江北岸的南通任职,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了解到,省里已明确把研究制定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方案作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项年度任务。

吴新明的地方工作经历,让他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1+8”大都市圈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据上观新闻报道,吴新明长期在苏州工作,尤其在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间最长,前后八年半时间,那里就是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之一。

2020年,吴新明任昆山市委书记时,也支持推动锦溪、淀山湖、周庄等南部三镇积极融入示范区。2023年2月,在国务院批复的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三镇被整体纳入其中。

到南通工作后,吴新明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2022年,立足南通实际,制定实施了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等南通五大行动方案,其中的重点就是产业链协同发展和产业科技创新协作。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验,积极策应上海“1+8”大都市圈建设,倡议在长江口的南通、苏州和上海的毗邻区域共建产业创新协同区。

从当前看,协同区是为了服务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南通属于上海1小时通勤圈,经济总量已达万亿级,产业基础、发展空间、交通区位等综合优势明显,可以成为上海、苏南的产业协同基地、长三角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首选地,更好助力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吴新明,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92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无线通信专业(大学),即进入吴江市委办公室工作。

2002任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2005任江苏省吴江市招商局局长。

2007年,吴新明开始在汾湖工作,历任管委会副主任、汾湖镇党委副书记、平望镇党委书记、汾湖镇党委书记;江苏省吴江市委常委,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汾湖镇(黎里镇)党委书记,同里镇党委书记。

2017年,吴新明出任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虎丘区委副书记。2018年任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区长。

2019年出任昆山市委书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2021年出任江苏省南通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2023年出任南通市委书记。

来源:江苏城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