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辞”、“挽留未果”,那是给面子的说法。。。

短短24小时,河南队的风向就从“南基一下课,李玮锋临时救火”,迅速转变为“南基一暂时留任、李玮锋走人”的背后,实际上李玮锋相当于是被开掉的。而他的继任者杨晨,也已经浮出了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河南队这两天发生的巨大反转,让外界是既感到意外,又没那么意外。

说意外是因为原本外界都以为,李玮锋会在河南开启救赎。

何况过去我们习惯了成绩不佳,是主帅背锅,而老总背锅保主帅确实比较少见。

说不意外是因为,在李玮锋想换掉南基一之前,投资方代表就已经对他不满了。毕竟南基一是李玮锋选的,这些不太好用的内外援也是他引进的,这个班底是他搭建的。而在南基一带队训练比赛出现问题,李玮锋看到却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同样是无法推卸的责任。

但是把所有的锅都扣在李玮锋头上,其实同样不客观。在外界眼中,河南是一个投资稳定的老牌俱乐部,但实际上这几年河南的投入数字是一年比一年少!

何况李玮锋接手之前,河南队的青训体系,已经接近瘫痪了,他不仅要负责一线队,还要对河南队的青训体系从0开始进行重新搭建。而一线队和青训合起来就一个多亿的预算中,不低于20%要给到青训,这就意味着一线队的预算被进一步压缩。

预算被不断压缩,确实给操盘手的运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球员的工资预算自然也遭到了削减,降薪就不可避免了。

像钟义浩这种“懂事”的,降薪续约留队。但王国明这种不愿意降薪的,那就只能下放了。

下放过去两年表现出色的主力门将,李玮锋错了?考虑到降薪是必须要推动的,而王国明不愿意降薪,这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但李玮锋错在,引进的徐嘉敏虽然便宜,但水平不行!而站在球迷、媒体的角度,大家不需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谁贵谁便宜,只需要考虑谁强谁弱的情况下,用徐嘉敏取代王国明就注定是李玮锋在河南任职期间最大的败笔。

而徐嘉敏的引进,其实是李玮锋在河南运作的一个缩影。除了纳萨里奥和迈达纳这两个外援,引得还可以;其他在中超内部的运作,暂时都被定义为失败。

关于引援效果不佳的原因,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李玮锋也曾有些无奈的吐露心声,他坦诚联系了很多国脚,人家不愿意来,他只能退而求此次在中超这个平台买人。

李玮锋这番话说错了么?其实并没有!因为河南不断压缩的预算和工资结构,就注定了,除了徐浩峰这种国家队“关系户”之外,真正的国脚级球员就不可能去河南。但李玮锋这句牢骚话,就已经反应出,为什么他在河南玩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俱乐部没钱,所以河南的运作理应是走“淘宝”和“挖潜”路线。

既然是“淘宝”,那理应是找一些相对年轻,有发展潜质,有一些特点还需雕琢,名气有限的球员。引援方向应该是主要对准中甲、中乙,以及其他中超球队的U21球员。在河南队的历史上,并不缺这种点石成金的案例;比如说吴昊、毕津浩、肖智、尹鸿博、曾诚。。。

但是你再去看李玮锋在河南引进的内援,大多数都不符合这样的标准。当李玮锋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依旧把引援的眼光放在中超这个平台,他只能在后面去捡人家不要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些之前已经在中超亮相过次数不算少的球员,但凡能力或潜力还不错,他们又怎么会沦为自由身去河南呢?这些已经被其他俱乐部刮过的彩票,但凡中奖了,能轮到河南去兑换么?当李玮锋去捡别的中超俱乐部刮开过的彩票,引援不利又有什么好意外的呢?

当只能走草根路线的河南队,去选了并没有搞清楚定位的李玮锋,双方的结合注定是一段错误的孽缘,李玮锋的下课也不冤!

而拿下李玮锋的第一时间,河南的投资方之所以选择选择杨晨,同样不是一个让人觉得意外的选择。

其实在李玮锋去河南之前,原本杨晨就很接近这个位置。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当时是李玮锋空降,而现如今的杨晨也像是迟到半年的上任。

虽然过去杨晨没有当过俱乐部老总,但实际上十几年前在舜天,在刘军去之前,不少国内球员的引进都是杨晨牵线运作的。比如说杨晨花400万搞定了刘建业的同时,还带来了任航、王冠宇这两个添头。再比如说杨晨当年走之前,把高洪波牵线到了舜天。

只不过当年的舜天有个内斗高手,成绩不佳把锅甩到杨晨这个“异己”头上;导致杨晨在把高洪波弄到江苏的第一时间,成为了内斗的牺牲品,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杨晨和高洪波的私交。之后两人在北控合作过一段时间,等到高洪波去足协当副主席负责青少部之后,之前没当过主教练的杨晨,成了国少主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足协之后,高洪波曾公开表示,希望能够重返教练席。而现如今高指导的小兄弟也是好朋友杨晨,空降河南出任操盘手。跟高洪波关系还不错的弟子杨君已经紧急驰援河南出任守门员教练的情况下,高洪波会不会在河南出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