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不久,特朗普立即站出来为自己博取关注,宣称对于美国而言,中俄两国关系的紧密化“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加令人担忧”。指责拜登无能,无法阻止中俄关系的深化发展。然而,在此关键时刻,他却不得不面对法院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特朗普的言论中不难看出,他的弦外之音已经非常明显。他主要是批评拜登在处理中俄两大国关系时表现不佳,同时与中俄两国产生矛盾,导致外交工作压力巨大,唯有他特朗普能够带领美国走出当前的困境。他们认为,中俄两国目前之所以加强合作,完全是由于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出现了严重失误。若由特朗普主导美国的外交策略,现有的一切都将无法发生。因此,现在正是特朗普挺身而出,解决当前混乱局面的紧迫时刻。如此直白的表述,几乎等同于直接为特朗普拉票。

特朗普深信,若是他继续担任总统,美俄关系便不会如同当下这般紧张,进而使得俄罗斯无法全力推进“向东看”的战略,中俄关系也难以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甚至连美国军队都开始考量与中俄两国同时开展“两线作战”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真实意图在于,既然中俄两国加强互动已然成为事实,且美国所面临的局势已经恶化至无法挽回的地步,此刻正急需他亲自出手,力挽狂澜,收拾拜登留下的一片狼藉。然而,他却被各类诉讼案件纠缠其中,无法抽身。只能说,特朗普借助中俄关系的热点,为自己“喊冤叫屈”,可谓是独树一帜。

特朗普的这套逻辑实际上存在着诸多软肋,他试图在中俄关系、中美关系及美俄关系之间构建冲突对立。然而,中国与俄罗斯深化双边合作并不意味着将对中美关系或中欧关系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都是我国外交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对于俄罗斯而言,亦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尽管特朗普自诩与普京个人关系良好,但他所践行的“美国优先”政策,从本质上看无法与美俄两国关系和谐共存。终究而言,对于美国来说,改善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生存环境,无论是基于战略考量还是民众意愿,皆极为薄弱。同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利益并未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发展空间。

若非如此,恐怕无人能够预见到美国与俄罗斯“握手言和”的那一天的到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未能摆脱冷战时期的陈旧框架,这一点并不会因总统人选的变更而有所改变。倘若美国不能为自身寻找到一个“假想敌”,许多战略规划将立即失去支撑。因此,美国不仅与俄罗斯关系紧张,而且视中国为潜在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访问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牵涉到了美国的利益,无疑为特朗普先生提供了一定的操控空间。特朗普先生的真正意图在于在美国国内制造出对于中俄两国关系的紧张情绪,同时进一步加剧民众对于拜登政府的不信任感。他究竟还能获得多少中间选民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