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点的孩子,还是小孩子,手机都是一个神奇的哄娃神器。

关于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的害处,我们说过很多次,影响视力,睡眠,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同时,不管是从时代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都是不现实,且不可能的。

一方面,手机APP已成为孩子们日常学习中的关键助力。从全面的在线教育平台到针对各学科的辅助应用,手机在孩子们的学习旅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充分接触到这些学习资源,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进度。

网络时代,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若完全禁止他们使用手机,不仅会剥夺他们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宝贵机会,还可能加剧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信息隔阂,进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越禁止,反而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有位妈妈就说过,女儿喜欢在手机上看动画片和阅读电子书,他们担心她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影响视力,于是禁止她使用手机。

这让孩子感到非常沮丧,她觉得自己被剥夺了乐趣和学习的机会。为了逃避父母的监督,她将手机藏在书包里,甚至躲在被窝里偷偷玩,不仅实力下降的更严重,亲子关系也十分紧张。

所以,对于电子产品,堵不如疏,让孩子学会正确的使用,才是关键。

就像《浮萍男孩》中说的那样:“我们做父母的要负一些责任,因为让孩子接触电子游戏最初始于我们要哄自己的孩子开心,我们还辩称‘电子游戏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性’。孩子在家里玩游戏,我们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们没有在外面惹麻烦;现在他们20多岁了,我们却搔着头问:‘他们是哪里出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可以给孩子玩手机,但要注意有时间限制。

国际眼科研究协会(IARO)指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是近视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孩子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视力疲劳、近视等问题。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的眼睛更容易受到伤害。

而且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能显著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这是关键的睡眠诱导激素。因此,孩子晚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睡眠不足等问题。

这里面都有一个时间词,那就是长时间。所以,控制孩子看手机的时间是关键。

关于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建议,家长们可以参考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提出的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建议: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

2-5岁的儿童,每天对着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中途需休息,而且要观看高质量的节目。

所以,家长可以根据这个建议给孩子制定一个看手机的时间表,比如每次20分钟,可以看几次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选择合适的内容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浏览的内容,确保他们接触到的是健康、有益的信息。现在很多APP 都有青少年模式,孩子看的时候家长可以直接启用这个模式。

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应用和网站,如科普知识、历史故事等。

同时,也要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的信息和游戏,一旦发现,可以立即举报。

3.帮孩子转移注意力

仅仅限制孩子玩手机是治标不治本的,家长还需要为孩子找到另一个有建设性的情绪发泄口。

孩子之所以会老想玩手机,除了被内容吸引之外,还有一些原因是觉得很无聊。

所以家长要耐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并据此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活动,比如看书、画画、玩益智玩具等,既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当孩子发现这些活动比手机更有吸引力时,他们自然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家长做好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行为和态度,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家长在担忧之余,更应反思:作为家长,我们是否也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成为了他们模仿的“榜样”?

因此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刷视频,当孩子需要时,一定要放下手机,全身心陪伴。

当确实有紧急事务或工作需要处理时,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正在做什么,让他们明白手机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是工作和学习的辅助工具。

5.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放下手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显示,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反之,亲子关系越好,父母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因为一段不良的亲子关系,要么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要么动不动就跟孩子争吵,要么总是采用高压手段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开始逃避跟父母的相处,去手机里寻找快乐和压力,从而沉迷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上,完全禁止并非明智之举,而是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