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虚假征信类诈骗又有新套路了

骗子将原来的“京东白条”“百万保障”骗局

换成了微信“微粒贷”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微粒贷”登录页面

近日,深圳某市民接到陌生来电,对方称其微信“微粒贷”额度利息过高,需要关闭,不然会影响个人征信。该市民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打开FaceTime屏幕共享功能,填写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并将微信支付短信验证码透露给对方。随后,对方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清零”“销户”,要求其在微信“微粒贷”上借款,并将所有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该市民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结果被骗2.9万元。

什么是“微粒贷”?你知道吗?

微粒贷没有独立APP,用户可以在微信的【微信支付】和手机QQ中的【QQ钱包】中看到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强调,“微粒贷”目前没有APP!所谓的“微粒贷APP”,根本不存在!!一切跟“微粒贷”挂钩的APP,都是诈骗!

骗子到底是如何

让被害人一步步陷入圈套的呢?

我们一起来逐步解析套路

第一步:主动联系,获取信任

骗子冒充“微粒贷”客服、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工作人员等身份。引导被害人登入虚假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询征信,通过此番操作,消除被害人的疑虑。

第二步:制造恐慌

当被害人放松警惕后,骗子谎称“微粒贷”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合,利率过高,需注销账号或资金“冲正”,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产生严重后果。若是被害人未曾注册,骗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贷款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

第三步:要求转账

骗子声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清零”“销户”,要求被害人前往网贷平台借款,并将所有资金打入指定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第四步: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子往往会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如云视讯、钉钉、腾讯视频等APP,诱导被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对其操作进行在线指导,诱导开启手机通话自带的屏幕共享功能或下载通话软件。

警方提醒

1、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接到任何与个人征信有关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对方的任何说辞,不要下载陌生人推荐的软件,苹果手机的FaceTime通话不要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也不要将短信验证码、密码等告知他人。

2、官方客服不会通过FaceTime、个人社交账号等方式联系。

3、凡是陌生电话里提到“关闭会员”“扣费”“影响征信”的都是诈骗!

4、请勿随意接听陌生人的视频请求,保护个人面部信息隐私,不泄露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不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

来源:广东刑警、珠海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