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痛失好教授,师生一定悲痛欲绝!这是北大的重大损失,斯人已逝,痛和如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总统莱希确认遇难,享年63岁。他在国内的名声有两个极端:

一是中国好朋友,坚定推动与我国交好,深受多数国人喜欢;

二是其伊朗革命委员会四成员身份,推行宗教治国,打压妇女地位,被民众称之为“伊朗死亡委员会”,前后判处了数千伊朗人死刑,莱希也获“德黑兰屠夫”之称,为少数国人所不齿。

5月19日,莱希在出席一个大坝的落成仪式后,其所乘坐的直升机在返回途中失事,莱希及机上所有人员均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国人不了解的是,莱希还有一个符号,堪称“反腐斗士”。莱希坚定反对贪污腐败行为,他曾说过:“政府官员无论职位如何,一旦证实涉嫌贪腐,都将被绳之以法!”

就冲这个符号,莱希在国人心目中,增添了一份好感。不少网友获知他铁腕反腐后,表示不会再骂莱希。莱希对美国是持强烈批评态度的,他抨击美国的霸权主义,谴责美国以制裁作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新战争方式,是一种危害人类的行为。

莱希飞机失事后,伊朗驻华使馆发出一张内涵图片,明显指向事件与美国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希去年曾经访华,并欣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

他在北大发表演讲时指出,多边主义最大限度地协同合作,摒弃一切单边主义,是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实现公正的保障。而单边主义却一直企图破坏世界各国的稳定,阻止其他国家的发展,扰乱独立国家推动一体化进程。

5月20日,央视主持人王冠在微博上回忆了他曾经采访莱希的经历。

“去年对莱希总统采访的许多瞬间还历历在目。他祝中国人民新年快乐,说中国是伊朗‘真诚的伙伴’,钦佩中国的‘战略自主’,还谴责了美国历任8届总统对伊朗长达40多年的残酷制裁和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核的背信弃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结束时,他一笔一画足足写了一分多钟,留下寄语,愿你们‘在分享智慧和创造希望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落款签名时还问我:‘现在是几号了?’难怪,那天采访深夜开始,临别时,已是第二天。莱希总统当时给我的印象是随和,审慎,坚定。”

莱希对世界格局的观点,与我国倡导并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他是中国的朋友,至少在相当大部分的国人眼中,他是坚定无比的反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