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一枚据信属于伊朗总统莱希的戒指在直升机坠毁事故现场被发现。伊朗媒体称这枚戒指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送给莱希的。

5月20日,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不幸遇难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伊朗总统莱希19日在伊朗西北部邻近阿塞拜疆的东阿塞拜疆省霍达阿法林县出席一座大坝的落成仪式后,乘直升机前往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直升机途中发生事故紧急降落。伊朗政府20日确认,莱希在19日发生的直升机事故中遇难。莱希随行团队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提等多名高级官员以及机组人员也在事故中遇难。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20日宣布,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已代行总统职务。

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称失事直升机上人员在坠机后几分钟内死亡,整个机舱被烧毁。

━━━━━

伊朗总统遇难,对中东局势有何影响?

撰稿/王晋(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编辑/何睿 校对/李立军

值此中东局势敏感时刻,伊朗这个地区大国的总统突然遇难,不仅可能给伊朗国内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也将一定程度扰动中东地区局势。

保守派阵营短期内难有替代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总统莱希资料图。图/新华社

莱希既是伊朗总统,又是伊朗最高领袖的重要候选人。

在伊朗国内,总统作为行政体系的领导人管控行政性事务,而最高领袖则具有最高权威,统领伊朗国内政治、军事和司法机构。因此,尽管总统意外遇难,但最高领袖仍能总揽全局,其国内政治稳定并不会遭受太大影响。

事实上,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至今,伊朗只发生过一次最高领袖的人选“更替”,即1989年时任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去世,由时任伊朗总统的哈梅内伊接任。从这一历史角度看,伊朗总统一直被视为可能的最高领袖的接班人。

自2022年以来,伊朗政府内部保守派和强硬派势力逐渐占据主导。尤其是2024年3月议会选举之后,保守派和强硬派赢得了议会大选,在伊朗政坛掌握了政府和议会两个平台,整体更为强势。

因此,具有宗教背景和政治保守派阵营的总统莱希,成为了能够角逐未来伊朗最高领袖的合适人选。

但此次莱希意外遇难,意味着之前被伊朗各方接受的最高领袖继承人共识被打破,也很可能使得保守派和强硬派阵营难以在短期内推出合适的替代人物。因此,如何协调保守派和强硬派内部分歧,将显著影响未来伊朗政治局势的走向。

与此同时,伊朗温和派和改革派,也希望重新树立政治威望。尤其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前总统、温和派代表人哈桑·鲁哈尼公开发表信件,批评强硬派和保守派排挤温和派,导致伊朗国内政治阵营矛盾进一步公开化。

而在过去数年里,包括现任伊朗议会议长卡巴利夫、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子莫杰塔巴,都是接任伊朗最高领袖的热门人选。随着莱希意外遇难,伊朗国内各方的政治角力可能更加激烈。

保持国内政治稳定仍是紧迫任务

而莱希意外遇难给伊朗国内政治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也必将对当前已然高度敏感的中东地区局势产生影响。

首先就是至今悬而未决的伊朗核问题,将面临新的考验。

2022年伊朗核谈判陷入僵局后,伊朗核问题未能实现突破。从2018年美国向伊朗“极限施压”以来,伊朗核问题经历了多轮谈判,但都未能取得进展。

尽管国际社会一直在帮助斡旋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矛盾,但各方在伊朗核设施监管、制裁名单解除、伊朗导弹技术和地区影响力等方面存在深刻分歧,矛盾长期存在。

在2021年出任总统之后,莱希并未在此方面做出过激政策,也未发表过激进言论,而是与其他相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甚至有一定程度的让步,希望能够以此降解矛盾、缓和风险。

莱希之后,伊朗核问题及相关政策何去何从,难以预料。

与此同时,作为地区热点事件,2023年10月爆发的本轮巴以冲突仍有长期延续的趋势。这也使得伊朗面临更加复杂多边的国际和地区局势。

尤其是在2024年4月,伊朗和以色列甚至爆发了“互袭”大战,使得国际和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

尽管伊朗和以色列都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冲突并未进一步蔓延,但此次意外令伊朗行政最高领导人换人之后,相关局势走向如何,则仍属变数。

当前,以色列仍在加沙地带持续军事行动,以色列和伊拉克、黎巴嫩军事团体也冲突不断,而红海危机也仍在持续。

在此背景下,莱希之后的伊朗政府如在相关外交话语上不能继续保持理性克制,则很可能加剧刺激地区紧张形势。

此外,作为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一部分,伊朗面临的恐怖威胁也仍然存在。

在过去数年里,无论是以色列或者美国扶持和帮助的伊朗境内的恐怖组织,还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都对伊朗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因此,莱希之后,如何继续保持国内政治稳定,同时避免地区局势刺激和升级,也是伊朗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总体而言,伊朗总统莱希意外遇难,尽管带来了一些新的不确定性,却并不会刺激地区局势全面升级,也不会显著造成其国内政治动荡。但莱希之后的伊朗将会有些什么样的新动作,仍值得各方关注。

编辑 李佩雯 李霞玲 张瑾 罗飞鹏 郭凯鸽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