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如风卷残云一般渡过长江,直抵江南大地,国民党军队一路败走,蒋介石的末日就此到来。

在全线崩溃的情况下,蒋介石踏上了去台湾的路,而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那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为何蒋介石会想着去台湾呢?难道他没有别的选择?

其实不然,当时的蒋介石一共有好几处退路,而最终让其下定决心将国民党搬到台湾岛上的,是一个人的建议。

凑巧的是,在这人建议蒋介石撤往台湾的同时,毛主席这边也接到了一个人的信,建议解放军先控制台湾。

这一对宛如“瑜亮”的人物是谁?他们又为何会想到一起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选择有不少

一、选择有不少

蒋介石退守台湾的时间是1949年的12月,这一决定往往被认为是仓促的。

因为从其日记来看,在这一年上旬,蒋介石其实还未下定撤往台湾的决心。

在给宋美龄的信里,蒋介石表示“政府绝不迁台”

这一时候是一月初,长江以北解放军正与国军激战,蒋介石对自己的王朝还存有信心,决定没必要撤离。

而等到4月份,解放军准备渡江作战了,已然下野的蒋介石依旧没有太多撤往台湾的准备。

他更多关注的是死守大陆之上的险要地区,以换取分而治之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方面部署长江防线,希望能够划江而治,另一方面有死守南京的决心,南京守不住就守上海,再不然就撤到华南与西南,以广州和重庆为根据地继续“斗”。

然而长江之上国民党迎来的是大败,江浙老巢都被掏了的蒋介石就不得不考虑占领一个地方做长期战斗准备,且老蒋也坚信“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原则,有不少选项。

在综合分析之后,他心中有了三个选择,一个是大西南的西康、四川等地,一个是海南岛,还有就是台湾。

此时的蒋介石其实做了多手准备,一方面军队留在了大陆上继续打仗,另一方面许多财产都转移到了台湾。

但最终国军要去哪里,其实还未有定论,只能说都有预兆。

蒋介石的亲信陈诚在1948年末被派往台湾,南京危急后,蒋介石开始往台湾运输财产,这都被认为是“迁台”的信号。

但这也只是信号,并没有表明其下定决心去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国民党的办公地先是迁到广州,后来到了重庆、四川,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台湾,可见蒋介石此时并未下定决心。

先说说西康、四川一带,蒋介石看中这里与其在抗日时的经历是离不开的。

老蒋觉得自己在这里与日本鬼子斗了七八年,应该可以再来一次,坚守重庆等地,而后等待外国的援助再推回去。

1949年5月,蒋介石飞抵重庆,妄图死守以川、康、滇、黔以及重庆组成的大西南地区。

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因为川内并不是所有人都服蒋介石,川康地区实力派刘文辉便是积极反蒋的代表。

在解放军攻入重庆、四川等地的时候,许多军官直接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起义,让老蒋的大西南计划彻底落了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快要顶不住了,华南地区的白崇禧也是节节败退,湖南失守后贵州的门就被打开了,广东和广西更不用说,四野如旋风一般南下,也快丢了,那还剩哪里了呢?

海南和台湾摆在了蒋介石的面前,正在纠结之际,一个人的出现让其坚定了撤往台湾的心,这个人正是其最信任的幕僚张其昀。

这个名字大家也许都很陌生,实质上在国民党内部其地位很高,在蒋介石面前是与陈诚、白崇禧等人一样可以说得上话的,那他又是如何将蒋介石劝到台湾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