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显龙正式辞去新加坡总理一职,正如同之前很多人预料的那样,51岁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正式接棒成为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在卸任总理之后,很多在任的时候不能说的话,李显龙现在也敢说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媒体《新传媒》对他进行采访的时候,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未来中美关系会走向何处?

李显龙给了一句预言:“中美双方的矛盾将持续很长时间,超过10年,可能是20年或更久”。

当然,他不是无的放矢的,而是分析了一下在过去几年里中美关系之间的变化。在苏联解体之前,中美关系是正面的,有问题但仍然会相互合作;但如今失去了重大威胁之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充满了争议,中美双方在立场和利益上存在很深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会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以及美国的不断衰落越来越深。

其实这个预言并非李显龙首先说出来的,最早看到这一点的是他的父亲,也就是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他在90岁的时候出版了一本名为《李光耀观天下》的书,在书中他预言中美在亚太竞争主导权的斗争将会持续到21世纪后半叶。

有一说一这些话不在任上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新加坡这个地方位于马六甲海峡,属于全世界最为重要的水道,美国人一直把这里看作是自己的禁脔。

你退休了还好,要是在任上敢说这种不利于美国和新加坡团结的话,那是真的把新加坡当成李家坡了。美国人炮制日本的手段大家懂得都懂,你敢公开表露自己的亲华倾向,下一秒美国人就能让你脑洞大开,心胸开阔,出门自己摔成二级重伤。

但即便如此新加坡仍旧在非常隐秘地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各种骑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当年李光耀在辞职之后,就并没有完全脱离新加坡的政府系统,而是转进了新加坡“国务资政”当顾问,在这期间他推动新加坡宗亲乡会会馆举办中国文化相关活动,加强和中国联系。

而李显龙也有类似的计划,他希望自己在就任顾问期间,可以推动新加坡政府进行双语教育,也就是中英双语。

当然李光耀和李显龙会这么做并不是他们亲华,而是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小国。

对于效果来说,骑墙是一个艺术,如何在两个对抗中的大国之间活下去是任何一个独立小国必须面临的问题。

用力过猛会导致国家灭亡,用力不足会导致国家政策方向不可避免地偏向某一方。

李显龙就说过这样的观点:“我们和中国不同,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维持一个正常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它就不能基于种族认同,你不能说我们同祖同族,我们就必然拥有相同历史。”

这不仅是说给美国听的,也是说给中国听的。

当然我认为,这也是说给所有被夹在中美之间的国家听的,尤其是菲律宾。菲律宾就是典型的拎不清自己,没有搞好骑墙的精髓。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奉行“小国务实主义外交”路线,唯一的变化就是从美苏骑墙,变成了中美骑墙。

这个路线让他们可以在大国竞争之中,成为双方共同的座上宾。中国国内有很多人对新加坡发表涉华言论的容忍度很低,甚至连汉奸这种词都骂了出来,但是我觉得没必要,毕竟他们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国人,那里的公民不是中国公民,新加坡和中国属于是合作中带着防备的关系,就和他们跟美国的关系一模一样。

但是随着中美两国之间矛盾逐渐升级,新加坡的中间派道路在未来可见的里将会越来越难走。当年他们能在美苏之间骑墙,主要还是因为苏联的影响力不在亚太地区。而现在不同了,作为马六甲这一咽喉要道上的国家,中美两国必然会在这里展开激烈的角逐,到那时他们就必须选边站。

我们始终要记住这样一件事情,新加坡是另一个国家,新加坡问题不是台湾问题。他们有可能出于外交考虑跟中国友好,但他们不是中国人。我们要以对待另一个国家的方式对待他们。承认新加坡的独立地位,这样反而有利于拉拢他们进入到我们的阵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