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莱希因飞行事故遇难之后,本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将因此受到什么影响?从各方的表态来看,究竟谁才是这场意外的最大赢家?

汇总环球网、参考消息等媒体5月20日的报道,在伊朗总统莱希遇难之后,能力足以影响中东局势的几个国家均发表了各自的声明。目前仍在加沙地带坚持抵抗以色列进攻的哈马斯,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和伊朗人民转达了哀悼和声援,并赞扬了莱希对巴勒斯坦事业和反抗以色列行动的支持。胡塞武装也紧随其后,向伊朗方面表达了对莱希遇难一事的哀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马斯和胡塞武装的表态在意料之中,它们需要伊朗这个中东强国的支持。而站在伊朗对立面的美国和以色列,则仍旧我行我素。美方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便撇清了自己和这件事的关系,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称,没有证据证明这起事故和谋杀有关;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称美国在伊朗总统直升机事故中“没扮演任何角色”,但美方这种说法能否堵住悠悠众口就见仁见智了。

至于前不久还袭击了伊朗大使馆的以色列,其说辞基本上也和美国如出一辙,都在强调此事和自己无关。但以色列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其前外长利伯曼表示,“以色列不会为莱希遇难流一滴眼泪”;此外,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拒绝在联合国会议上为遇难的莱希等人默哀一分钟。以色列和伊朗不对付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伊朗总统遇难这件事上还搞“针尖对麦芒”,以色列是否有些过于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以色列毫无疑问是莱希遇难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来说,以色列目前打算对哈马斯斩草除根,为此不惜得罪其他中东宗教国家,而伊朗作为什叶派的领袖自然要展现出“带头大哥”的底气,这也是两国前不久剑拔弩张的直接原因。随着莱希的去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伊朗很可能无暇顾及这轮巴以冲突,以色列也趁热打铁,20日当天,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以色列将会扩大对拉法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莱希的继任者将采取何种对外态度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已故的莱希是伊朗内部强硬派,目前的代总统穆赫贝尔和代外长阿里·巴盖里·卡尼也是强硬派,但无法保证经过民选上来的总统仍会维持这一对外逻辑。实事求是地讲,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已经相当差了,伊朗选出来的新任总统如果维持伊以现状,那以色列没什么损失;若选择缓和局势,以色列便又有了外交活动的空间。对以色列来讲,这件事横竖都不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东国家同以色列打了五次中东战争均以失败告终,其关键原因就是内部的不团结。如今随着伊朗、沙特和解,中东各个宗教国家大有“大团结”的趋势,结果伊朗却出了这样一起意外,无疑给这些国家的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也阻碍了它们联起手来针对以色列的行动。由此来看,莱希遇难的最大受益者非以色列莫属,最起码它现在可以肆无忌惮地进攻拉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