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应对经济竞争方面,美国一直在拉拢欧洲,想让其与自己步调一致针对中国,为此美国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大肆渲染乌克兰危机,告诉德国必须依靠美国。

二是借全球经济变局,让德国经贸与中国“脱钩”,当然这个脱钩不是不来往,而是跟随美国,华盛顿怎么做,柏林就怎么做,并且美国态度已经逐步变硬,逼着德国站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主要讨论经贸问题,先说一组数据:

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这在2024年第一季度落后于美国,不再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德国和美国之间的进出口总额总计630亿欧元(680亿美元)。与此同时,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略低于600亿欧元。

要知道,自2015年以来,中国一致的过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陷入衰退,进口明显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美国国会出了一份报告,说德国汽车的零部件对美国出口上违反美国法律,就是那个诋毁中国“强迫劳动”的法律,涉及企业主要是德国车企,如宝马,大众等。

美国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公布,意图已经不言而喻,警告德国并且要求德国做出承诺,另一层面上就是让德国知道该跟谁混。

而且在关于汽车问题上,美国目前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并且游说欧盟也要采取类似措施,不过德国显然不吃美国这一套。

德国总理近期表示,欧盟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表示谨慎。他说:“欧洲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也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欧洲生产的汽车。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中有 50% 来自在中国生产的西方品牌。”

由此可见,德国还是明白孰轻孰重,也反映出了当下欧洲另一面,老欧洲资本主义的精明,他们不愿为美国资本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欧盟中,“新欧盟国家”(以东欧国家为主)几乎已经完全听命于美国,若老欧洲也一样,整个欧盟就被美国掌握,因此他们不愿意,尤其是德法,德国是在经济上不喜欢让美国做主,法国是军事上像让欧盟自立。

随着战争继续以及美国在对待中国问题上逐渐失去理智,未来老美对待日耳曼的态度大概率不会再以软的为主,更多的是威胁,炮制的理由必然以乌克兰和中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