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或许就要回来了,可是郭台铭却已经没有机会了。7年之前,郭台铭弃商从政,结果连续两次参选都是折戟沉沙。回想2017年的时候,郭台铭带着百亿美元去美国投资,当时是何等风光。

可是这次投资没有帮助郭台铭攒下足够的政治资本,也没有挽救美国的再工业计划。如今7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浩浩荡荡的计划到底怎么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特朗普跟郭台铭一起出席富士康工厂的开工仪式,按照计划郭台铭将在这里投资1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

当时特朗普刚刚上台,他希望可以希望制造业回流美国,解决美国的就业跟产业空心化问题。郭台铭这边也是急于讨好美国,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

郭台铭带着技术跟100亿美元来到美国。这边特朗普则是给土地、给政策,给补贴。按照当时双方的约定,美国会给郭台铭减免大量的税收,同时他们会拨出大量的地皮,并且投资数亿美元在周围完成基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台铭也投桃报李,他给威斯康辛州大学捐款1亿美元。可是自从项目开建之后,各种不顺利就来了。这也是郭台铭完全没有想到的。

本来郭台铭的计划是建立了一个10.5代的面板工厂,可是因为全球需求疲软,加上美国的供应链不完整,最终只能变成一个6代的面板工厂。

另外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当地缺乏产业集群,结果富士康等于是单打独斗,很多零配件也是买不到,只能从外国进口到美国,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原材料跟生产设备也非常匮乏。这都造成了其他的问题。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招不到人。当时富士康去了之后,就开了一个招聘会,结果只收到1300份的简历,而且最后也只来了300人。

没有工程师跟工人,后来郭台铭也只能把中国的员工派过去,这样又额外增加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其实如今在美国就是这样,哪怕你愿意开高薪,制造业也很难吸引到人。一个是美国人确实懂这些人很少,另一个大家都习惯在金融行业赚大钱,谁愿意去干辛苦的制造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最终,郭台铭承诺的100亿美元投资只完成了10亿美元,13000个岗位也只有1500个。美国政府确实是给了5亿美元在周围搞基建。于是当地领导也非常生气,于是就减少给富士康的税收补贴。

如今特朗普都不在位了,郭台铭也是有苦难言。当地规划的那几千英亩的地皮如今大部分都长满了草,被特朗普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工厂如今也只建成了一小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事情是必须顺势而为,如果去美国建厂真的这么简单,那么美国干嘛不让苹果、特斯拉等都把工厂搬回美国去。美国去工业化已经六七十年了,产业要培养起来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其实这就跟香港一样,70年代房地产崛起之后,香港的工业就全部搬到珠三角去。如今你在香港怎么可能再把工业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