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后,出于拉拢欧洲盟友对抗中国的需要,不断逼迫欧洲国家选边站,致使中欧关系遭遇史无前例的危机。从制裁新疆棉花到叫停中欧贸易投资协定,再到立陶宛退出中欧“17+1”合作机制,中欧关系在美国的影响下经受严峻考验。

2019年,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合作,“16+1”合作机制升级为“17+1”合作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指的是中国,“16”或“17”指的是中东欧国家。这个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济上的优势互补,涵盖科技、卫生、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

不过,在美国拉帮结派遏制中国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并不顺利,先是立陶宛退出“17+1”,让这个合作机制再次变成“16+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捷克对华态度也发生变化,可能会继立陶宛之后第二个退出这个合作机制,使“16+1”变成“15+1”。如果我们不能止住这个势头,可能会有更多中东欧国家相继退出,不愿意与中国合作,到时候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将名存实亡。

近日,捷克外交部表示,该国政府正在考虑退出“16+1”合作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捷克并不反华,其总统泽曼甚至以亲华著称。

不过,捷克总统和德国总统差不多,属于虚职,并没有多少实权,总理才是实际上的国家掌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12月,捷克新总理彼得·菲亚拉上台,并组建了右翼政府,倡导“价值观外交”。同德国新政府一样,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其实就是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优先与英美等国打交道,对中俄等不属于西方阵营的国家则充满傲慢与偏见。

基于这样的外交理念,捷克新政府走上了亲美反华的外交路线。总理菲亚拉不仅多次批评总统泽曼对中国卑躬屈膝过于软弱,还扬言要重新考虑与中国关系,甚至还要在涉台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底线。

在菲亚拉看来,如果不与美国保持一致,那么捷克得不到中国尊重的同时,还有可能会失去西方盟友。

从捷克的角度来看,得罪美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大部分欧洲国家在中美大博弈中都站队美国,如果捷克与中国交好,不仅会被美国收拾,还会被西方国家孤立,今后很难在欧洲立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不是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像塞尔维亚一样硬气,拒不与美国同流合污。

值得一提的是,与立陶宛一样,捷克政府也是由右翼政党组成。而且越来越多欧洲国家右翼势力都在发展壮大,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相比传统政客,右翼政客比较民粹,容易走极端路线,对中国抱有天然的敌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捷克以及整个欧洲的关系发展举步维艰,很难形成健康稳固的外交关系。一旦右翼势力上台,大概率会同美国沆瀣一气,共同对付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去年12月,中国驻捷克大使张建敏在接受捷克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捷关系确实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这并不是中方造成的。对于捷克个别人士炒作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中方绝不接受。中方始终坚信,中捷两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右翼当道的捷克政府想退出“16+1”,我们拦不住。两国合作,本着自愿的原则。捷克有权决定加入与中国的合作机制,也有权决定退出。捷克真要退出,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捷克若想效仿立陶宛打“台湾牌”,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大做文章,那中国也不必客气,该出手时就出手,让捷克也尝一尝立陶宛尝过的苦果。

对于中国而言,捷克退出“16+1”合作机制也许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稳住继续与中国合作的其他欧洲国家,想方设法稳固中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