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吴绍周是国民党第八十五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带领部队抗击日寇,保卫祖国领土。

但是,愚忠于蒋介石,让他踏上与人民为敌的错误道路,在解放中原与华东地区的淮海战役中,他与十二兵团司令黄维一道,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吴绍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主动参加美军战术研究班,和杨伯涛等人,合写出《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上交给毛主席。

当得知吴绍周是此文的重要作者,毛主席表示,吴绍周将功折罪,可以批准提前特赦。

那么,吴绍周为志愿军想出了两条什么妙计,来抗击美军呢?得到特赦的他,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呢?

欲待回答这些问题,便要从吴绍周的成长时期说起。

苗寨里走出的抗日名将 战场奋勇建功勋

吴绍周的父母,是一对清贫的苗族夫妇,1902年,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片片喜气。

有吴绍周后,夫妇二人在克寨街边开出一个小饭铺,家中还养下一些猪,生活条件渐渐好起来。

吴绍周八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再度结婚,他便迎来了一位继母。

吴家有两个孩子,二儿子起名吴绍文,父母希望两人能有好前途,便送吴绍周、吴绍文进入学堂学习,兄弟俩在勤学苦读下,逐渐长大成人。

吴绍周读完高小,于1917年进入贵州当地的天柱中学。

1919年,吴绍周正在上初中,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

像是惊雷,又像是春雨,五四风雷在少年吴绍周心中,催生出爱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2年,吴绍周考入贵州学兵营,几个月后被保送进贵州讲武堂,从此走上从军之路。

1923年,吴绍周带着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黔军第二师第四混成旅的一个团中,成为一名普通团见习生。

这段时期是军阀混战时期,吴绍周在这段时间内立下不少战功,按照排、连、营、团顺序,一级一级升职,1934年,他已经是八十九师参谋长了。

吴绍周在打仗时非常能下功夫,每场战役开始前,都会调查好自己带领的军队和敌军的情况,定下作战计划。

一场战役结束,无论胜败,他都会回想作战过程,与同僚们进行讨论,总结指挥得当与不当的部分,以便于下次作战时改进战术,力争胜利。

吴绍周个人生活习惯较好,没有不良嗜好,平日爱做的事便是看军事、政治、经济书籍,进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他是一个清廉的军人,不会克扣下属军饷,这在国民党部队很是难得。

吴绍周父亲与继母相继去世时,出于对部队的责任感,他委托弟弟周绍文回家代为料理丧事,自己坚守战场。

七七事变发生后,面对日寇对中国发起的凶残进犯,吴绍周痛感于国土沦陷,决心守卫国家。

长城南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早期较为重要的一场战役。

此战日军派出精锐部队,以凶猛的火力向国民党守军发起猛攻,国民党军坚守阵地,终因敌众我寡,苦战18天后,依令撤出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绍周率领八十九师的一支部队,对战日军坂垣师团,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预备队,向坂垣师团薄弱处发起冲锋。

一场激战,吴绍周不仅打退敌人的进攻,还俘虏不少日军,创下南口战役中一个令人振奋的战绩。

四等宝鼎勋章,是诸多国军将领们向往的一项荣誉,吴绍周因功得授此勋章。

1938年,吴绍周任一百一十师师长,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悲壮的战斗中,吴绍周率部与敌多番激战,付出巨大代价,为台儿庄大捷作出贡献。

茨巴山高地,是一处双方争夺之地,为守护国土,完成牺牲同胞的遗愿,吴绍周与一百一十师的将士们,冲进日军阵地,与敌人进行拼死肉搏,最终将敌人全部歼灭。

其后,吴绍周又参加了高城保卫战、中原会战等抗日作战。

在这些战役中,他先后立下复兴漯河秩序、阻止日军南犯黄河、解洛阳之围等功劳,升任八十五军军长。

西峡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一场较为重要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役中,军长吴绍周指挥八十五军采用诱敌、伏击等策略,打了一个大获全胜的胜仗。

八年抗日战争中,吴绍周展现出坚定的对日作战意志与高超的指挥技术,“抗日名将”这个称号,吴绍周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