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志勇资料图。本文作者:董志勇、王祖依。董志勇: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科学》主编。教学研究主要领域: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王祖依:北京大学欧盟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本文来源:光明日报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董志勇等:警惕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言论陷阱

近日,在西方舆论场上掀起一番关于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论调,将中国向全世界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行为污蔑为在海外倾销、扰乱全球价格和扭曲市场,并耸人听闻地抛出“中国新能源‘过剩产能’正威胁其他国家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的谬论。这一说法不符合经济常识和客观事实,实际是对中国新能源产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托词。这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言论,掩盖的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均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相互交换、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历经多年发展,最终生产出使全球受益和青睐的产品,通过公平竞争在全球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当之无愧。

从全球范围看,优质的新能源产能非但不过剩,反而严重不足。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而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当前全球新能源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远远无法满足全球市场,各国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我国高性价比产品的出口一直颇受海外市场青睐,其中,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更因兼具高科技与绿色的特质,顺应了全球消费者对环保和高效能源的需求,应当被视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利好。

鼓噪“中国产能过剩论”,暴露出美西方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双标”面目。从数量看,截至2023年,被美西方批评为“泛滥”的“新三样”仅占2023年中国出口总额的4.5%,中国制造商在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仅占8.2%的市场份额,且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仅占本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5%左右。德国生产的汽车80%都销往国外,因此成为所谓的“汽车强国”。美国的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也有80%用于出口,更不必提大量出口的猪肉和农产品。从价格看,比亚迪等品牌的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售价几乎两倍于国内,大众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售价也远低于其在欧洲市场上的售价。可见,中国品牌以及外国品牌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其竞争优势是由全球市场需求结构和中国产业链优势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从财政补贴看,根据《通胀削减法》,美国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而配备来自中国、俄罗斯或伊朗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则无法享受这一政策。欧洲多国也从公司税收到个人购置等方面普遍对电动汽车产业实施补贴措施。此外,美国政府2022年通过的芯片法案拟拨出高达39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以及价值750亿美元的特别贷款和贷款担保,以支持或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妄称中国补贴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却加大对本国有关产业的补贴力度,美国的做法是典型的“双标”。

美西方在讨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积极主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而当中国企业在高科技绿色产业领域日渐崛起,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优质产能之时,又阻碍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自由贸易。这种矛盾的做法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中国出口的新能源产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更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活力的提升。来自中国企业的良性公平竞争不仅能够降低产品价格,更能促进行业创新,相关企业可以从分享各方拥有的先进技术中获益。同时,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差异与互补关系,中国的规模优势使得中国成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新能源产能合作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在西方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出海感到不安之际,中国建在孟加拉国的光伏电站投入运营3年以来,为其实现减少碳排放超过5万吨,且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让各国企业充分享受中国大市场红利。

事实上,当下美西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身的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与效率不足。中国之所以能成功输出“新三样”,形成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的产业集群布局,离不开中国制造业数十年来的积累与创新发展。中国体量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多样的用车环境,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迭代升级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技术持续迭代创新、产供链体系完整、产业高度聚集以及市场充分竞争的自然结果,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体现,绝非过剩产能的输出,也绝非依靠补贴才取得的市场竞争优势。美方强行实施保护主义,定会扭曲市场关系,必将毫无成效且会付出高昂代价。美国对中国已经具备产业优势的锂电池等行业加征关税,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制造成本,导致下游行业承担更高压力,极大拖慢西方电动汽车的转型进程,更会使自身的新能源行业发展“萎靡不振”。而且,一旦美欧将新能源领域视为又一个“零和博弈”的战场,必将损害全球供应链稳定与新兴产业的成长发展,最终会破坏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共同努力。

总之,在新能源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新能源产能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绝大部分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诉求也愈发强烈。美西方需尽早摒弃霸权思维,放下保护主义,坚持公平竞争,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与合作,作出符合各方利益的理性政策选择。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益于发展优质产能。各国唯有协作,才能构建真正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贸合作环境,塑造更加密切深入的互联互通网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张新民财务课程班开班:如何鉴别财务造假和发现企业投资价值‍‍‍‍‍‍‍‍

张新民教授全天6小时深度授课,深度剖析,教你看懂上市公司财报。

如果你对在线学习感觉到进展缓慢,可以直接参与本课程,与张新民老师面对面学习,并有机会现场提问。

5月25日,新经济学家智库将邀请财政部会计名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老师在北京线下授课,帮助以公司高层、投资人、财经媒体工作者为代表的群体,对细致分析企业财报有需求的读者群体,快速掌握分析财报的有效框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时间:

5月25日星期六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以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财报信息为基础,以张新民教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特征独创的战略视角财报分析框架和杜邦分析体系为主要分析工具,对中国上市公司财报信息从治理、战略、竞争力风险等方面进行解读,对企业实质进行深刻剖析。

课程大纲:

财报分析与企业实质--效益、质量、手段与风险

教你如何快速浏览财报重点;

教你看财报,只看哪几个数据就可以;

教你如何识别财报造假;

教你如何发现好公司

课程主要内容:

一、企业利润表:揭秘企业效益产生的途径

企业利润表是价值创造的体现吗?

——营业利润的三支柱两搅局

——营业利润是干出来的(符合战略?竞争地位、产能过剩?)

——营业利润是凑出来的(动员各种积极因素)

——营业利润是玩出来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营业利润是调出来的(会计出场)

二、企业现金流量表:效益质量与发展基础

有利润,赚钱了吗?

——核心利润获现能力

——投资建设为哪般?

——筹资里面的“道”

——筹资目的的“补充流动资金”说,是谎言还是真实需求?

三、资产负债表:手段与风险基础

资产负债表:两大能力与四大动力

——并购:要钱还是要命?

——资产的结构性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率与流动比率:有用还是没用?

——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看得见与看不见的

四、几个常用比率纠偏

资产负债率:负债规模是洪水猛兽吗?

流动比率: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矛盾数据

应收账款周转率:永远算不对

固定资产周转率:意味着什么?

营业利润率:除了误导,还能说明什么问题?

净利润与经营净现金:就别比较了

五、财报数据与企业风险

产能是否过剩,财报数据有发言权

都说商誉是风险,零商誉收购,风险就没了?

轻资产、重资产的效益预期

债务规模与企业风险

审计报告与企业风险

张新民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新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国际商学院原院长,会计学教授,财政部会计名家。国内会计与财务管理领域权威学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副会长,国际管理会计教育联盟理事长,教育部财务报表分析系列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

长期专注于企业会计与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研究与教学。主编的教材《财务报表分析》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一等奖。

创立“战略视角财报分析框架”,基本解决中国非金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重大课题“互联网时代的公司财务行为研究”。

曾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国内高校EMBA项目讲授《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战略》等课程。

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是中国工商管理界具有系统学术成就和重要影响力的学者。

课程费用为1998元,5人以上8折,课程报名/询问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