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有评价一个国家经济水平,那么这个国家的拥有的500强企业数量,就可以成为一个很重要衡量标准。

1996年,知名杂志《财富》发布了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美国上榜的企业达到了156家,而中国只有4家。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那么现在的中国有多少家500强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500强

“世界500强”是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的排行榜的叫法,世界500强,最早起源于1955年,不过当时上榜的仅限美国公司。

不过,由于《财富》杂志在创立之初,杂志的编辑们就决定将一个企业的收入作为企业排名的主要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财富》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收入就是衡量一家企业增长最有可靠的证明依据,也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企业发展状态的重要依据。

虽然在1976年,《财富》杂志推出了第一份包含美国之外公司的榜单,但是当时数据十分有限,很多统计并不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95年8月7日,《财富》终于推出了一份全球性的综合性的榜单,囊括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也就是从1995年开始,“世界500强”逐渐有了定义。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权威”榜单,让很多投资者对全投资者们也有一个重要的数据参考,毕竟如果一个企业如果可以成为世界500强,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有硬实力的,毕竟想要做到世界前500的企业,并非易事。

从1995年开始,《财富》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世界五百强评定环节,基本上都是在每年8月份进行评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份“世界500强”的榜单,在之后的常常被一个衡量一个企业的基准,看来全世界的人都挺喜欢“排名”的,毕竟排名越靠前,证明这家企业的实力越强大的。

这家企业的实力越强大,那么这家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就容易得到“人才的重视”,因此也更加容易在一家企业最核心“人才”上,获得足够的优势。

毕竟,再厉害的企业,如果不能以人才为本,那么这家公司即使之前再厉害,也一样会跌落神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富》杂志的“世界五百强作为地球上最权威的世界企业排名榜单,相当于全球企业每年一次的“武林大会”,也作为企业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世界500强”究竟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世界五百强》2024.4.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度百科 《世界五百强》2024.4.10

世界500强的评定标准

在大家的印象里,可能认为世界五百强,是通过《财富》杂志是统计全球企业数据,然后依靠收入排名评选出来的。

但实际上,世界五百强的评定标准没有那么容易,首先世界五百强的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五个因素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当然是“销售收入”,一个企业年度的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真实水平的重要参数,并且销售收入也是衡量企业的影响力、企业地位的标准。

第二个就是“企业统计数据的透明度”,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参与世界五百强的角逐,那么这个家企业所有年度数据,包括营收、利润、支出都需要有透明的数据支撑,所以企业统计的透明度也是主要要的指标之一,毕竟也可能存在一些企业“弄虚作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则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需要有独立而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独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这家企业就算不上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所以水分一定会很大。

另外,由于《财富》杂志是一家美国的杂志期刊,因此为了数据可以使用相同的标准版,因此一直采用的都是当地货币和美元的全年平均汇率作为评定标准,在将该企业的收入换算成美元之后,在同一进行排序,作为排名的参考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个则是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五百强的材料,一般是在每年6月12日截止,所以需要企业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

因此,可以看出,世界五百强虽然任何企业、家族、国家都可以进行评定,但是需要满足这五大要求,否则话是无法参加五百强的评选的。

不过自1996年,我国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榜单中,仅3家企业入选,而美国则是156家,日本是141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和日本,基本包揽了世界五百强中的300家,也证明美国和日本在1996年的企业影响力和收入水平之高。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格局也正悄然改变,中国逐渐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众多企业也开始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2023年的世界五百强中,中国有多少家?

参考资料:财富杂志《199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1996.1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富杂志《199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1996.11.1

中国有多少500强企业?

在进入21世纪后初期,我国成功加入了WTO,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中国加入20多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是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改变了我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并且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并且也因为中国积极态度,使得中国可以极快的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

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迅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投资大国,迎来了全球资本的投入,同时也让我国的工业化体系逐渐完善,国际影响力节节攀升。

并且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比重就一直是全球第一,在202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了全球比重的百分之30%,连续14年位居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在钢铁出口、工业机器人、高铁、造船业、激光技术、人工智能、5G、特高压输电技术、量子通信、航空航天、超级稻和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陶瓷、智能手机制造上均在全球名列前茅。

那么,在诸多领域都获得领先的中国,在2023年的财富五百强榜单中,美国、日本、中国的榜单也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和1996年相比,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其中美国上榜的企业达到了136家。

日本、德国、法国,分别上榜了41家、30家、24家企业成功进入世界五百强国家的前五名,另外排名第一的国家则是中国,上榜企业达到了142家。

其中202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比上年上涨8.4%,也因此进入排行榜的最低门槛,也就是第五百名的销售收入,和去年相比增加23亿,来到了309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来自美国沃尔玛连续第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沙特阿美首次上升至第二位,而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名列第三、第五、第六名,前十之中占了三席。

因此,仅仅过了20多年时间,世界五百强的排名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和美国并驾齐驱的日本,似乎越来越疲软,能进入五百强的企业也越来越少。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一度超过美国的日本,逐渐变成第二梯队国家,而中国又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财富杂志《202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2023.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富杂志《202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2023.8.2

世界格局变化

1989年,全球最高的50家公司中,日本独占32家,其中日本电信、兴业银行、住友银行、富士银行、第一勘业银行包揽了全球前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是美国也被当时的日本踩到了脚下,纽约的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大厦”,也被小日买下,索尼、松下、东芝、日历、三菱,世界前十的电子公司基本都被日本垄断。

当时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来自于日本公司,小到随身听、游戏机,大到冰箱、电视机,基本上都是“日本货”,当时仅仅东京地价都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日本在接下来经济破灭开始破碎,世界局势正在发生巨变,苏联解体,美国也不再需要日本这个小弟用来制衡苏联。

之后美国要求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日美半导体条约”、“301调查”导致日本电子产开始陨落,但是这些其实并没有打击到日本,日本电子依然发展迅速。

日本之所以发展不前的原因,是因为日本点错了“科技树”,在进入21世纪之后,电脑和智能手机出现让日本电子业彻底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没有赶上这波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浪潮,甚至于没有类似于微信和支付宝这种超级应用的出现,日本最大互联网公司甚至还是几十年前雅虎日本。

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和科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制造、芯片制造、AI人工智能,还有类似于腾讯、阿里、抖音这种超级互联网巨头出现,还有华为、中兴、大疆都助力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

而新能源出现,则是让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收到重创,因为缺少互联网巨头,导致日本无法在智能驾驶汽车上及时跟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被中国新能源甩到了身后,而且中国在工业制造、工业机器人、和其他产业都逐渐成为了世界主力,让日本电子业彻底销声匿迹。

在2023年的五百强榜单中,美国也不在是领先地位,中国以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新能源图片,也让两家中国车企进入了世界五百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信源:央广网《最新《财富》世界500强出炉 142家中国企业上榜》2023.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广网《最新《财富》世界500强出炉 142家中国企业上榜》2023.8.3

结语

从2023年世界五百强榜单中,可以发现外国企业是不可能于中国企业断链,美国这些年来针对中国种种措施,也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而日本也曾经也拥有过和中韩携手共创未来的机会,但是它没把握好,最后导致在五百强企业的全面落后,而中美之间在五百强企业中并驾齐驱,密不可分,因此只有合作才能共同走出一条发展之路,最后也希望中国企业能更多的进入世界五百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