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汀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5月21日盘后,龙佰集团(002601.SZ)、东方锆业(002167.SZ)先后公告,公司实控人许刚于5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1岁。

许刚龙佰集团控股股东、实控人、名誉董事长,直接持有龙佰集团6.27亿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26.25%。龙佰集团持有东方锆业23.51%的股份,许刚亦为东方锆业实控人。

截至5月21日收盘,龙佰集团市值536亿元,东方锆业市值54.32亿元。以上述市值计算,许刚持有的龙佰集团26.25%的股权价值约140亿元。龙佰集团公告称,许刚持有的公司股份将按法律、法规办理继承手续,公司将根据后续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月21日,时代财经致电龙佰集团询问股权继承事宜,截至发稿未能取得联系。

带领公司成为全球最大钛白粉生产商

总部位于河南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的龙佰集团目前主要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锂电正负极材料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龙佰集团的前身为焦作市化工总厂(以下简称“化工总厂”),由1955年成立的焦作市硫磺矿更名而来,后在1998年进行股份合作制改制。据龙佰集团招股书,1998年5月,化工总厂全部资产评估值便已达到1.38亿元,所者权益评估值为2639.50万元。

1998年,化工总厂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主导产业由锆产品向钛白粉转变。2001年,化工总厂变更为浩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又整体变更为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利联”)。

不过,自2005年起,硫酸法钛白粉先后被国家列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类目录、进口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佰利联当时面临着破解技术瓶颈的难题。彼时的许刚并未放弃,他斩钉截铁地表示,“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

2011年,在登陆深交所前夕,佰利联成为国内首家自主研发“硫铁钛联产法清洁生产工艺”的公司,彻底改变了传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消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差的状况。经业绩专家组鉴定,该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

彼时,许刚并非佰利联唯一实控人。自2005年6月3日起,许刚已实际控制公司18.68%的股权,而许刚、谭瑞清和杜新长三人合计持股67.55%。2010年3月,许刚、谭瑞清和杜新长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该三名自然人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4年7月《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佰利联变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直到2020年4月,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才变更为许刚。

作为掌舵人,许刚带领龙佰集团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守正创新,一步步成长为全球钛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上市公司。按2022年产能计,龙佰集团为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是行业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钛白粉供应商。

多年来,在许刚及管理团队带领之下,截至2023年龙佰集团钛产业基地布局扩展至河南、四川、湖北、云南、甘肃等五省,产品线由钛白粉延伸至钛金属、新能源,建成“钛、锆、锂”三条产业链和创新耦合发展体系。

凭借着龙佰集团的快速发展,许刚在2022年以178.5亿的财富值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单,成为河南焦作首富。2023年3月底,时年60岁的许刚卸任龙佰集团董事长职位,继续以控股股东、实控人的身份支持公司的发展。

其女许冉也正是在这一年进入第八届董事会。许冉生于1990年,自2014年10月便已进入公司,现已十年。从业务经理做起,许冉先后出任佰利联(欧洲)公司董事、佰利联(美洲)公司董事、总裁助理、龙佰集团副董事长。2021年4月,许冉任焦作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2022年7月起任焦作市工商联副主席。

一路并购,跨界新能源

在并购的路上,许刚可谓是“一把好手”。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以90亿元的价格并购了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蟒钛业”)100%股权,因而获得四川省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采矿权。

2023年11月,龙佰集团“官宣”参与红格南钒钛磁铁矿(以下简称“红格南矿”)的矿权拍卖,试图将这座我国目前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南、北两个矿区都收入囊中,但可惜最后落败。

2015年以来,龙佰集团还陆续收购了龙蟒钛业、瑞尔鑫、新立钛业、东方锆业、湖南东钪、金川集团海绵钛资产、中炭新材料、振兴矿业、中州炭素等,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先后实施了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钛合金等项目。

许刚带领下的龙佰集团,在2021年收购了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入石墨负极行业,自此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

截至2023年底,龙佰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筹划了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15万吨/年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

其中,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一期、二期合计10万吨磷酸铁)、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2.5万吨石墨负极)、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5万吨石墨化)已进入量产阶段。

2023年,龙佰集团的新能源材料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仍较低,为3.91%;同时,这部分毛利率2023年也仅有-3.31%,同比下滑15.66%。

对此,龙佰集团表示,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及技术研发实力,依靠独特的钛锂耦合技术优势,对新能源材料板块的前景有一定的期待,相信该板块可以度过现阶段的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