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蚊子也回来了...

据上海市疾控中心介绍

根据本市蚊媒密度监测显示

今年蚊媒活动强度要高于去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上海市爱卫办介绍,为降低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风险,本市5月至10月将全面开展以“预防登革热,从防蚊灭蚊做起”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今年蚊子可能比去年多

虫卵最快一周就能孵化

专家提醒,居民在家中要注意清理盆栽、托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天气炎热时,虫卵在积水中,最快一周就能孵化成蚊子。

据预计,今年本市蚊媒活动最高峰将在7到8月,与登革热的流行高峰期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上海已有21例

"登革热"输入病例

今年以来,全球个国家正处在登革热疫情的上升阶段,有国家确诊病例已超百万,死亡人数有所上升。

据央视最新消息,当地时间5月19日,阿根廷卫生部报告称,2024年阿根廷已累计确诊475643例登革热病例,同比增长3.4倍;死亡病例325例,死者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8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率最高。

记者从市爱卫办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上海已有21例"登革热"输入病例,远超去年同期数量。

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一旦感染登革热,多会出现高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或休克。每年5月-11月是登革热传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月-9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感染高危地区回国

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

高热:突发高热(40摄氏度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或出血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如何远离登革热?

避免被蚊虫叮咬是关键!

上海本地伊蚊几乎不携带登革热病毒,但如果蚊子通过叮咬登革热患者后再叮咬他人,就有可能造成感染。

今年,上海全市每间隔20日开展一轮全市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第一轮集中控制时间从5月20日开始,至10月底,预计至少开展8轮集中行动。各街镇组织专业防制人员强化社区公共环境蚊虫孳生地巡查处置,对成蚊蝇密度较高的区域开展集中消杀控制。

在个人防护方面——

■ 应注意环境清洁,除积水、勤打扫;

■ 做好居室防护,安装纱门纱窗,正确使用灭蚊工具;

■ 讲究个人防护,讲卫生、勤洗澡;

■ 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环保型驱蚊剂;

■ 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痛等,及时就医。

天气渐渐热了

大家抓紧把防蚊措施做起来!


来源:新闻晨报综合新闻坊、

周到APP 、央视新闻等

最江阴”招实习生啦

来后台给小最留言吧

告诉小最你的学校、年龄、专业

别忘了点亮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