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百度无人驾驶在武汉开了一场发布会,发布了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Apollo 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

对于该模型,百度Apollo是这么定义的:「这是首个能够支持L4级别全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是百度Apollo能够实现城市级全无人驾驶出行的核心技术基础。」

更直白的解释就是这个模型是可以在城市道路实现全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上,首款搭载百度Apollo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车型颐驰06也正式交付给萝卜快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百度的无人驾驶萝卜快跑在武汉可谓是赚足了眼球,累计完成百万订单,占网约车市场订单总额的1%都是其宣传的噱头,不过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百度的无人驾驶什么时候可以取代现在的网约车司机?

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百度无人驾驶在这场发布会上也给出了答案,百度Apollo的目标是:今年年内在武汉完成千台无人车的部署。到24年底,萝卜快跑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萝卜快跑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2024年内完成千台无人驾驶车辆在武汉的部署,同时2025年开始进入全面盈利,百度无人驾驶想要完成这两项指标也不是没有难度。

首先在武汉完成千台车辆的部署目标,就是直接和当地的网约车司机抢饭吃,而目前武汉的网约车市场行情如何?

在近期,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网约车“优质服务年”专题会上透露,武汉市日均运营网约车2.94万辆,单车日均订单13.2单,日均营收339元(乘客支付订单金额,未扣除网约车平台抽成),市场趋于饱和。提醒有意从事网约车运营的驾驶员,要合理调整收入预期,谨慎从业。

按照武汉现有的日均运营的2.94万辆网约车计算,百度无人驾驶要在武汉完成千台车辆的部署,相当于就要分走当地近网约车市场30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这对武汉当地的网约车市场是有比较大的冲击的。

一旦百度无人驾驶真的完成了上千台无人驾驶车辆的部署以后,当地会不会出现网约车司机集体抵制的情况?毕竟无人驾驶直接的竞争对手除了出租车还有网约车,在当地现在本就很难挣钱的情况下,无人驾驶适不适合进行大范围的上线运营?

其次,对于百度无人驾驶而言,想要在2025年实现全面盈利的目标,或许也有一定的挑战,首先目前的网约车运价水平持续走低,乘客打车的成本也不断降低,虽然目前百度无人驾驶的推广阶段有免费体验以及给乘客发放优惠券,但是一旦没有了补贴以后,乘客还不会不会继续选择无人驾驶是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据此前司机发来的萝卜快跑的计价规则可以看到是高于武汉当地网约车的价格的,这种价格上的差异到底会吸引多少乘客为此买单也是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长远来看,在现在网约车平台拉新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网约车司机相比较于无人驾驶其实是更有优势的,不管是基于成本考虑还是基于服务体验的考虑,网约车司机都是不输无人驾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