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业战争打的就是工业体系,原本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乌克兰觉得有整个北约的支援,最不济也能和俄罗斯打个平手,但如今看到俄罗斯的武器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战场上,而自家的各类枪炮连弹药都不够用,乌克兰就已经感到了压力,而当看到俄罗斯从亚洲大规模采购的机器设备的时候,他们或许应该绝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D-20型152榴弹炮)

根据报道,美国《福布斯》杂志曾经刊文分析称,到2026年俄军将会在俄乌战争中耗尽大部分战斗力,《福布斯》引述美国军方情报人员的分析称,打仗需要大量的武器和弹药,因此对于工业的要求也非常高,特别是炮管这类重要的特种零件,在战争中的消耗非常大。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一般情况下一种榴弹炮的炮管通常寿命在2000~4000发之间,也就是说当炮管发射2000~4000发炮弹后,由于炮膛内部的火药烧蚀,膛线也就基本磨平了,在这种情况下,火炮的射击精度会大大降低,以至于无法满足战斗需要,所以就需要更换炮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时,炮管的消耗量非常惊人)

在交火激烈的战场上,2000~4000发基本就相当于1~3天的炮战水平,也就是说在战斗激烈的时候,每一门大炮最多3天就需要更换炮管。而俄军在东乌前线总计部署了超过2000门各类火炮,而在其阵地纵深地区还部署有大约2000门作为预备队的火炮,不难看出,保障炮管消耗,就是俄军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且这还没算数量庞大的俄军坦克、装甲车等装备所配备的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工中的榴弹炮炮管)

但是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介绍,目前俄罗斯国内只有2家工厂能够生产炮管,这两家工厂分别是彼尔姆的莫托维利哈工厂和伏尔加格勒的巴里卡迪工厂,这两家工厂自从苏联时代开始,就一直专注于生产各类火炮炮管,但是如今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如今这两家工厂的产能都很低,不足以满足俄军在前线对炮管的需求,所以俄军除了加紧催派生产任务外,还不得不从原先库存的旧式火炮上拆炮管下来使用。但是这些旧式炮管由于本身就缺乏保养,所以使用寿命更短,而且一旦库存耗尽,俄军将再没有炮管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采购的中国盾构机)

就在美国情报机构对于发现俄军炮管供应“短板”而得意洋洋的时候,他们惊恐地发现:俄罗斯企业从中国订购了大量的机械加工设备,其中不但有各类高精度数控机床,同时还有电渣重熔设备,而且价钱好商量,甚至即便是二手设备,俄罗斯也不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产电渣重熔炉)

之所以大量采购这些设备,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都是军民两用设备,自从2022年俄乌战争之后,西方主动切断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那么俄罗斯无论是民用的各类产品还是军用产品,其生产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只能从东方国家——也就是中国,大规模进口。中国在高精度机床、电气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技术上确实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满足俄罗斯现在的需求已经绰绰有余。特别是重要的电渣重熔设备,这种技术设备可以生产高性能硬质合金,也可以专门用来生产火炮炮管,而这种军民两用设备,无疑是俄罗斯的“紧俏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政治的角度上看,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开始,我国始终坚持中立原则,明确禁止向俄乌任何一方直接提供军用级别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但是乌克兰有北约集团的援助,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支持;而俄罗斯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军事工业大国,只是其产业链还不够完整,所以只需要进口一些民用的机械设备,例如上面说到的电渣重熔设备等,就能独立制造所需要的弹药和武器装备,客观上并不需要从我国进口成品军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西方制裁,如今俄罗斯工厂里已经大量充斥着中国的数控机床)

根据统计,自从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从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商品就是芯片、数控机床以及各类工业配套设备,有了这些辅助零部件和设备,俄罗斯就能够自行组建自己的军工产业链,而且俄罗斯本来就地大物博,有足够的各类矿产资源和用之不竭的能源储备,所以凭借其自身的能力,就足以生产数量充足的武器弹药。去年有北约高级军官公开表示,俄罗斯的炮弹产能是整个北约的7倍,所以在战场上拼火力,乌军永远也拼不过俄军,而这也是乌克兰甚至是北约感到绝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