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父母生养孩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儿防老”。

养儿防老的本质是什么?就是金融学谈到的“跨期交易”。交易双方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一次性买卖,约定进行价差结算后,再完成全部交易流程的方式。

直白一点来说,父母通过前期育儿投资,养大孩子,就希望孩子可以回馈父母,帮父母养老,实现价值的互换。

养儿防老的跨期交易,真的就靠谱吗?不靠谱。无数父母养大了孩子,也不见得孩子有能力、有时间、有孝心,能够帮父母养老。

首先,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为父母养老的经济实力;其次,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陪伴父母的时间;第三,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重视亲情,孝顺父母的真心。

在农业社会,或许还能做到养儿防老。而在商业化的今天,普通人连养家都困难,就别说帮父母养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农业社会时期,人均寿命比较短,儒家孝道观念浓厚,人们只能从事耕种、织布等工作,所以“养儿防老”是可以做到的。

人均寿命短,注定有大部分人,都熬不到老年。儒家孝道观念浓厚,会逼得孩子不得不承担为父母养老的责任。

人们工作单一,只能耕种、织布,从事体力劳动,而没有其他的选择,那孩子生得越多,也就越有利于家庭的发展。

而在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的今天,生产力发展,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观念变了,工作变了,选择变了,风俗习惯也变了......

如今,除了呼吸空气不要钱,其他的一切事物,都需要花钱,这就给普通人带来了极大的生活物质压力。

在工作方面,人们为了前途,就会走南闯北到大城市打拼,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再加上996,人们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至于说观念,也是如此。随着“金钱至上”成为了人们的追求,注定“断亲潮”会加剧,亲情终究会变得淡薄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问题就来了,当下,以及未来,还能做到“养儿防老”吗?

当下,还有一部分人可以做到养儿防老。未来,那就不好说了。大概率,无数父母都会被子女狠心抛弃。有的子女,是主动抛弃父母。有的子女,是被动抛弃父母。

就拿如今的95后、00后来说。

95后,如今已经快30岁了,临近而立之年。可是,未婚的单身男女特别多,他们要么买不起房,要么成为了社畜,要么负债累累。

试想,一个年轻人,既买不起房子,也结不起婚,更生不起孩子,甚至负债累累,严重一点的,还失业了,那他们能为父母养老吗?做不到。

00后的情况更严重。如今的00后,很多都“大学毕业就失业”,要么宅家考公考编,要么直接躺平不干,要么啃老父母。

哪怕他们找到工作,也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至于说养活父母,基本上是“天方夜谭”。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阶层,决定了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未来,70后和80后,将活成“被子女抛弃”的可怜人。

70后的孩子,就是上文谈到的95后和00后。80后的孩子,有一部分是00后,还有一部分是10后。

随着阶层固化,行情一般,内卷变得愈发严重,年轻人赚钱的难度越来越高,导致无数人都患上了“穷病”。

有穷病的人,基本就跟“养儿防老”无缘了。父母生病,子女未必拿得出钱;父母有什么需要,子女未必可以满足。

没结婚的子女还好一点,结了婚的子女更是捉襟见肘。

有的95后结婚了,生了二胎。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连二胎都养不起,连日常养家糊口都困难,哪有钱财和精力养活年迈的父母呢?

子女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养后代,要么养父母。注定,99.9%的人都会选择养后代。父母,自然就被他们忽视了,也就被他们抛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写到最后

一部分80后会说,我的孩子是10后或者20后,难道他们也养不起父母吗?

20后不确定,但10后是肯定养不起的。因为10后出来工作的时候,刚刚好是重度老龄化时期。

官方给出了数据,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何谓重度老龄化?打个比喻,你就懂了。

以往,是5头牛拉1辆车,轻轻松松。重度老龄化的时候,是1头牛拉2辆车,或者1头牛拉4辆车,压力山大,那牛就会撂挑子不干,就是00后所选择的躺平。

再加上,如今的年轻人不婚不育,新生儿越来越少,导致拉车的牛严重不足。未来,可以幻想人工智能养老,但幻想养儿防老,就难如登天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