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少有平和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美国压制、针对中国企业的发展。

尽管美国派出过部长级人物访问中国,做出过不脱钩的承诺,但美国的一系列行动说明,美国还是想压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手段:进口封锁、加高关税

2024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相继访华,虽然没有达成太大的合作,但也作出“经济不脱钩”的承诺,很多人都认为,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要恢复正常了。

可实际上,美方代表所说的“不脱钩”,只是一个缓兵之计,没能获得较大利益的美国,转头便开始制裁中国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初,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递送一提案,要求永久禁止华为、中兴等公司的无线电认证申请。

紧接着,美国再次针对华为,禁止高通、英特尔等公司向华为出售高端芯片;同时,美国紧逼欧洲各国,抓紧拆除华为的5G设备。

环球时报2024-05-09:美收紧限制华为芯片,影响两美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美国近两年的“芯片制裁”“算力封锁”,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美国要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尽全力阻止中国企业技术进步。

那么,在AI、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以外,美国在其他领域会和中国合作吗?实际上同样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中旬,美国以“301调查”为借口,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众多中国产品的关税!

这些商品都是我国的优势的产业,科技含量也没有芯片那么高,却同样受到了美国针对,可见美国并不是只针对高精尖行业,对我国的其他行业也有“排挤”之举

环球网2024-05-15:违背承诺打压遏制!美国对华加税瞄准战略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对此不解:美国不是需要中国的廉价消费品吗?为何要加高这些商品的关税呢?

美国的愿景:高端脱钩、低端予取予求

美国如此行为的原因很简单:压制中国的同时,提振自身的相关产业。

美国科技水平全球领先,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也已经很高了,举国上下追求的都是高利润的高科技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不太高的产业,纷纷被美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接收这些产业的,正是20年前的我国。

如此一来,美国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高端产业飞速发展,中低端产业日渐萎缩,大量消费品都要从国外进口。

更严重的是,即使是美国,从事高精尖产业的人亦是少数,多数人还是以中低端产业为生,当这些产业转移至国外后,从事这些产业的人就面临收入锐减、缺少工作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洋彼岸的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在短短二十年间席卷了全世界!

美国残留的制造业部门,完全无法与我国商品抗衡,倒闭、减产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制造业不景气,失业情况就进一步加剧。

低收入者、失业者一多,美国的社会便不再稳定,急需变革。特朗普执政时期,便通过增加中国商品关税的方式,帮助美国制造业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特朗普通过美元贬值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工厂、制造业在美国落户,这也是特朗普受美国中下层喜爱的原因。

拜登上台后,延续了关税政策,继续扶持美国的制造业。但因为通货膨胀太严重,拜登政府不得不令美元升值,以此抵抗通胀的危害。

接连两任美国总统,都向我国展示出一个态度:芯片等高端产业是美国的“高地”,美国政府一定会维持优势地位,制裁中国高端产业,绝不让中国有超越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中低端产业,美国既依赖中国的廉价商品,又要考虑低收入者的群体诉求,因此是否制裁中国中低端产业,全看美国意愿——需要的就放开,不需要的就制裁。

美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美国人一如既往的“自我中心性”:全世界都要为美国服务。

要知道,中国经过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工业水平、经济实力、科技人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不是美国予取予求的对象,中国也有发展高精尖行业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中美高精尖行业领域无法合作,两者在这个问题上只有竞争。而中低端行业,两国又必须合作,毕竟中美之间的市场、企业已经联系得过于深入

美国与中国经济对抗的时间太长,在美国媒体的渲染下,不少美国民众已经下意识地把中国当作潜在对手。

美国政客们不断利用这一点,为自己增加选票。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没有副作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税制裁就是“七伤拳”——要伤人前先伤己

美国政客为了赢得选票,什么手段都能用得出来,连“关税制裁”也是赢取选票的方式之一。

比如,拜登政府在5月中旬,将中国电车的关税提高至100%。这个措施听起来很酷烈,实则对中美经济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车数量,本来就很少。

真正对美国产生影响的,是拜登政府对锂电池及其零件的关税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斯拉也好、其他电车品牌也罢,生产电车时都喜欢使用中国的锂电池,因为中国有丰富的锂矿,锂电池技术、产业又极为完善,生产出的锂电池售价很低。

拜登政府增加锂电池的关税,美国企业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购买电池。根据美国车企的测算,特斯拉每辆Model3的成本,将会上升100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关税而导致的价格上涨,最终都会由美国消费者买单,所以美国制裁中国企业之前,先让自家的企业、民众遭受了损失。

况且,中国电池并不是只卖给美国企业,这种全球独一份的产品,根本不怕美国制裁,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的众多车企,谁不需要中国锂电池?

参考消息2024-05-21:美媒:对华征收新关税,美国生产廉价电动汽车将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车和电池只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缩影,经受美国制裁的中国商品还有很多,美国消费者是贸易摩擦中最受伤的群体。

根据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的测算,美国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成千上万的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2%关税成本。

2018年以来,由于美国政府对大量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普通家庭的年支出多了1300美元!这笔钱没有兑换为任何实在的东西,只是在两国贸易中摩擦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一些媒体对此非常不满,指责拜登政府没有兑现当初“削减关税”的诺言。

美国零售协会副总裁也认为,提高关税一事,限定在几个特别的行业就可以了,这种措施大范围的铺开,根本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还会对美国企业、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实际上,专业人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美国通胀情况本就严重,如果美国市场上缺少中国生产的廉价消费品,美国人的工资购买力就会进一步下降,生活也会更加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媒体曾对数千名纽约居民做过调查,超过一半的纽约人都表示,这里的房租、物价太贵了,无法在此地长期生活,并搬离纽约。

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公开表示,高关税对普通家庭影响最大,且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贫富分化。美国经济学家也在担忧,这样的高关税,会加剧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

环球网2024-05-16:美对华加征关税,多方批驳!美媒:民众担忧最终代价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纽约时报》对目前的中美经济关系持悲观态度,并认为中美双方的经贸关系,短期内不会有很大改变,最起码在美国大选前不会改变,甚至关税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

结语

如今的全球化程度,早已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预料,每个国家都是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一环,向国外出口商品的同时,也需要从国外进口商品。

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谁都不可能在全球化中占尽利益、独善其身

美国偏偏不信这个邪,不断在中低端产业针对我国商品,其自身受到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若想让经济尽快复苏,让美国家庭的日子好过一些,就得放开与中国的合作,降低大量商品的关税,让中国的廉价消费品,能够大举进入美国市场。

如果美国执意与中国“切割”,以美国如今的态势,只能是孤掌难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