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生之年竟然看见大牌被自家客户手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国内知名的高定女王lulu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贴脸开大意大利品牌Giambattista Valli。

原因是Giambattista Valli在未征求她意见的情况下,将她已经购买的一件高级定制作品的样衣,借给英国演员Anya Taylor-Joy以出席电影首映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配文就能看出lulu真被气坏了:

“一副不值钱的气质”

“这种二线高定就不该喜欢不该去买”

“没有底蕴、不值钱的牌子”

“当事裙”来自Giambattista Valli 2024的春夏高定系列,是lulu看完高定周后马上就下订,准备在接下来的高定周时看秀穿着的,当时还兴高采烈的发了Vlog。

想必当时有多开心,现在被背刺就有多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质疑lulu是不是想蹭大牌流量,这个猜测倒是没多大可能性。

毕竟lulu是国内目前曝光度最高的高定买家,真金白银的收藏了几百件高定不说,每次时装周都被邀请到头牌看秀,和老佛爷挽手,和Armani先生贴贴,和各个顶奢大牌都是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么一个每年都要花八九位数买高定的大客户,愣是被Giambattista Valli“作”跑了。

其实一开始lulu还是在等品牌解释的,她认为或许只是PR的一个疏忽,但事情发酵了三天,也并没有等来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的剧情已经更新到了lulu决定放弃已经支付的20万+人民币定金,直接退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一些人来说,并不是很能理解lulu这波吐槽:

不就是跟明星穿了同款吗?还是那么高咖位的明星,反应这么大至于吗?

答案是,还真至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大牌高定跟买大牌成衣不同,成衣注定是批量生产批量发售的,再大的品牌也是这么个道理。

但高级定制有门槛,大部分制作都依靠手工完成,面料考究而独特,一条裙子的诞生甚至需要几十人耗费几百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一条高定礼服的诞生既费时又费力还费人,所以高定礼服的价格没有天花板,几十万到几百万,上不封顶。

当年大表姐在奥斯卡红毯上摔倒时身上这条DIOR高定,价值400万美元,约2800万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价格来看,高定礼服的服务对象甚至都不是明星,而是更有购买力的上流圈层人士。

所以,对于顶级圈层的高定买家来说,花上百万买一件衣服,买的不仅仅是设计和创意价值,而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性。

普通人对于和明星穿同款这事儿无所谓,但对这些会买高定的富婆来说,花了这么多钱买一件高定,买的就是独一无二。甭管对方是什么一线明星还是王室贵族,绝对不允许有撞衫的可能性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翻阅了一些高定买家的资料,发现“追求唯一性”是所有高定买家的共识。

纪录片《“高级定制”的秘密世界》中,高定买家之一的Judith Ann Corrente给出了自己买高定的理由:“我并不想和别人穿得一样,我希望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媛真人秀《璀璨帝国》的卡司Christine在真人秀里抢高定也是硝烟四起。

一旦设计师开始鞠躬谢幕,马上给自己的sales发消息说告知她本季想要的服装,速度不够快就会被其他人捷足先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为了保证客人所追求的“唯一性”,高定品牌的礼服一般在一个国家只发售一件。

而且品牌之间都有这么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只要是客人收藏下来的高定,都不会以完全相同的外观出现在其他场合。

即使后面再有明星要来借样衣,也会跟客户进行沟通后修改颜色、细节,再让明星上身,再大咖也不例外。

lulu之前力赞过的Valentino、Armani等品牌的高定线,都把这一点贯彻的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对于这些顶富阶层来说,甭管这件礼服花了几百万,那都是“次抛”,绝对不可能穿第二次,穿过一次就要被好好的收藏起来。

自己的衣服自己都不想穿第二次,更别提穿明星穿过的同款了,这就意味着这件Giambattista Valli在lulu这已经“废”了。

在这群高定买家眼里,除自己之外的人穿着都会让这件“藏品”的价值在自己心里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顶富阶层在买高定时,不仅注重唯一性和专属感,还非常看重高定品牌给予客户的尊重。

有人算过一笔账,高定线完全就是品牌在“赔本赚吆喝”。

维持高定线,需要品牌有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由于高昂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衣成本,多数奢侈品牌的高定业务线都不赚钱,甚至还赔钱。

LVMH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就在采访中印证过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品牌确实需要高定线来塑造品牌高级形象,如果再没有高定客户砸钱买买买,那亏损的严重程度会更高。

贝恩报告曾经指出,包含高定买家在内的2%的VIC客户贡献了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40%。于是很多品牌都会将自己的目标客群往高净值人群那儿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品牌会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到高定买家尽可能的尊重。

定制流程就不多说了,在fitting时还会现场为客人绘制手稿,并且给客人看所有她可能感兴趣的原料,如果是重量级的客人,品牌创意总监也会出现一同讨论需要更改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牌对于高定买家有多重视?他们甚至会为了一个买家而推迟整个时装周的进度。

在纪录片《DIOR and I》中,Raf Simons就遇到过工作室的制衣工人飞到纽约服务高定客户而险些耽误制作接下来时装周的15条样裙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次Giambattista Valli的操作,就是既没有保证客人已经下单了的礼服的唯一性,也没有给予客人应有的尊重。

而且有网友扒出来,有可能借出去的样衣就是根据lulu尺寸改好的样衣。

因为样衣已经按照lulu尺码改好,而比lulu骨架更大的Anya上身后,胸口两侧的花朵被撑得分散开了,和lulu以及秀场模特穿着时的效果有很大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lulu看来,Giambattista Valli此举是品牌为了商业化而在明星效应与高定艺术之间选择了前者,直接丧失了品牌调性,并没把高定当作艺术去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iambattista Valli倒是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没用版):不解释、不道歉,提出的补救措施是让先付了定金买下裙子的lulu改动颜色或设计。

这公关团队的倒油操作属实是让人大为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定买家买下高定礼服,有时候并不为穿着出门呢,而是不穿也收藏在家里放着。对他们来说,高定礼服更像是一件收藏品,而收藏家对于自己的藏品都是非常珍视的。

lulu就在上海租下一座老洋房,命名为“高定之家”,专门存放自己的高定礼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热爱高定艺术的人,对每一套礼服的态度都像是对待艺术品。

关晓彤在戛纳上身的这条深V黑裙,是传奇时尚大师Azzedien Alaia 2004年的Vintage高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高定来自Alaia老爷子生前的一位收藏家朋友,是关晓彤造型师多次拜访请求,最后收藏家同意出借后,也是本人飞往收藏地护送礼服。

这个故事里无论是造型师还是收藏家,都有着对高定艺术的尊重和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相对于成衣来讲,买高定时,品牌其实是把高定背后的一套隐藏服务体系打包一起售卖的。

虽然这些“潜规则”并没有白纸黑字的落在合同上,但当高定脱离高定这套隐形的服务体系时,对于高定买家来说就已经不再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那么多“懂事儿”的高定牌子,钱又在自己手里,买谁家不是买啊~

本文编辑:GOOSE

美术编辑:杠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给更多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