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通过视频连线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VivaTech技术大会,分享了他对未来的一种反乌托邦观点。

当一位观众询问人工智能是否终将取代马斯克,并表达对人工智能夺走工作岗位的担忧时,马斯克则以一种接近科幻小说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马斯克说:“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都不需要工作了。”他继续说,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不仅会有普遍的基本收入,而且会有普遍的高收入。商品和服务将不会短缺。”

他描述了一个他认为“最有可能”的未来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人们将与智能机器人同住,过上丰富的生活。他强调,未来将实现不仅是普遍基本收入,而是“普遍高收入”。然而,在这个不存在金钱和工作问题的未来,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存在问题,即人类缺乏生活目的。

马斯克补充说:“如果计算机和机器人能够做得比你更好,那么……你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良性情景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从短期来看,人工智能无疑会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构成威胁。这并不是说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完美地完成工作,但一些公司高管确实希望看到人工智能的表现并进行了尝试。例如,据报道,多邻国(Duolingo)因转向人工智能而裁掉了数名翻译。

英伟达也正在与一家公司合作,研发每小时运营成本仅为9美元的人工智能护士。在目前没有普遍高收入和充足社会保障网的情况下,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受影响的群体造成立即的负面影响。马斯克在回答中并没有直接回应这些担忧,而是转而讨论了人们如何通过赋予人工智能系统以意义来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

他接着解释道:“想想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我们有控制本能和感情的边缘系统,和负责思考及规划的大脑皮层。有趣的是,大脑皮层总是在努力让边缘系统感到满足。也许,对于人工智能也是这样。人工智能试图使我们的大脑皮层满意,而大脑皮层则试图使我们的边缘系统快乐。可能正是我们赋予人工智能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马斯克进一步表示,他认为这种现实最有可能接近于苏格兰科幻作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的《文化》(Culture)系列小说中描述的场景。这些小说描绘了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共同创造“后稀缺”经济的社会。这些1980年代的科幻作品对马斯克有深远的影响,他经常提及的另一本作品是《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在演讲接近结束时,马斯克坦言,他最大的恐惧,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人工智能”。他还提到,他对现有的OpenAI、谷歌和Meta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最大担忧是这些系统“不是在最大程度上寻求真相”,而是过于追求政治正确。

尽管马斯克不久前还签署了一封呼吁为了公共利益暂停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开信,但现在他已经通过他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和聊天机器人Grok加入了这场速度竞赛。他认为,他的公司是唯一能从其他公司的威胁中拯救人类的人工智能公司,尽管所有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都这样自我描述。(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