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科夫地区沃夫昌斯克的战斗正在陷入僵局,俄罗斯军队的“闪电战”在占领了位于“灰色地带”的几个定居点后就被迟滞,虽然地理信息显示俄军在沃夫昌斯克取得了战术进展,但目前乌军依然控制着沃夫昌斯克60%的地区,有分析人士认为,乌军主力正在撤退到河对岸,凭借地利对抗俄军,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乌军在沃夫昌斯克发起有效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地说,乌克兰军队在沃夫昌斯克乃至整个哈尔科夫地区的战斗有着种种不利之处,除了防线问题外,最大问题就是边境线:乌军无法有效有效边境线对面的俄军部队、指挥所和后勤中心,而俄军则没有这个限制,可以对乌克兰全境进行“远程精确打击”。

即便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乌军依然顶住了俄军进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炮弹的到来以及其对乌军士气的激励,尽管这些美国炮弹不被允许打击边境线对面的俄罗斯军事目标。

路透社发表文章,称在美国国会批准通过了新军援法案并生效后,大批美国炮弹运抵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的乌克兰炮兵可以日以继夜地操作火炮打击俄军,“严重的弹药短缺问题正在得到缓解”,而这种“炮弹饥荒”的被治愈情况不仅出现在哈尔科夫地区,还出现在顿巴斯地区,尤其是正被俄军持续进攻的恰西夫亚尔。稍早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乌克兰军队每个旅都不再缺乏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第92独立机械化旅的一名炮手帕弗洛告诉路透社,他们之前曾在巴赫穆特作战,现在调到了哈尔科夫地区,在巴赫穆特时他们没有炮弹,“在这里,至少我们有,已经开始运送炮弹了,我们有东西可以用,可以战斗”,“这是全天候的战斗,他们的步兵不断进攻,我们则不断抵抗。至少我们在努力。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干掉他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92独立机械化旅的炮兵指挥官维塔利也表示,可以看到俄军从舍贝基诺一路走来,“当他们移动时,我们会打击他们,给他们造成最大程度的伤亡”。维塔利坚信炮弹会不断到来,每个人都明白这对守住阵地有多重要,“是的,我们会得到弹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而严重的敌军集团。如果我们现在能够证明,我们有能力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阻止敌人对哈尔科夫和哈尔科夫州的大规模进攻,那么敌人就不敢再想进攻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或波尔塔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报》的军事分析员朱利安·雷普克认为,俄军在越过边境线11天后进攻就陷入停滞,俄军在利普奇的阵地没有任何变化,“他们仍停留在最初3天内占领的定居点”。

战斗在继续,但俄军几乎没有任何推进,“一切都归功于前线收到的美国炮弹”,155毫米口径炮弹和“标枪”反坦克导弹等美援武器被广泛使用,而且不仅是在哈尔科夫,还在顿涅茨克,仅5月20日一天,俄军就损失了67辆坦克和装甲车。

早在几个月前,我们就在文章中说乌克兰炮兵面临的“炮弹饥荒”即将被治愈,而且情况会越来越乐观。按照公开报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仅到今年底,德国的炮弹年产能将达到60万发,瑞典达到40万发,美国则达到120万发,如果再加上其他西方国家,西方的炮弹年产能会达到300万发以上,这些炮弹里的大部分都会被送到乌克兰,这意味着乌克兰军队平均每个月至少可以发射20万发炮弹,相比最困难时期每个月仅能发射六七万发炮弹的窘境,当时的乌军炮兵是连想也不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炮弹大量抵达并明显改善乌军前线局势的同时,我们似乎并未看到乌军炮兵使用集束炮弹的迹象,这或许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再生产此类弹药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集束炮弹在防御战中极为重要,这一点已经在阿夫迪夫卡大战中被证明。

目前,美国依然存有大量集束弹药,仅以M270火箭炮和“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M26系列火箭弹为例,虽然五角大楼没有透露具体库存,但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拥有数十万发M26火箭弹:截至2001年,五角大楼总计购买了约50万枚M26系列火箭弹,在战争中用掉了大约1.7万枚,加上平时的训练和2007年开始的销毁工作,仍有几十万枚是可信的,数据显示,仅在德国就存有几万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集束炮弹和安装有集束战斗部的ATACMS战术弹道导弹,后者正被乌军频发用于攻击俄军机场、S-400防空阵地等目标,为何现在没有将已经退役的M26系列火箭弹提供给乌克兰?我们暂时还不清楚,或许,五角大楼有自己的考虑:M26火箭弹射程32公里,携带644枚M77子弹药;M26A1火箭弹射程45公里,携带518枚M85子弹药,这些子弹药均具备破甲杀伤双重用途,在对付俄军集结地尤其是装甲集群时,“特别好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俄罗斯军工业在发展,炮弹产能不断提升,而且极可能获得了其他国家的支持,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截至目前,包括白俄罗斯在内,没有任何国家承认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