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红杏e生

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党委网信办、高级人民法院等9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各部门要加强医疗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联合开展医疗执业活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见》指出,各地要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意见》表示,地方各级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药品监管、中医药、公安、网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举报投诉、信息监测、部门移交等途径发现和收集非法行医线索。

《意见》强调,地方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打击非法行医作为医疗监督执法的常态工作,持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和执法,始终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对非法行医“查早查小”“露头就打”,逐步完善跨地区行政处罚信息共享机制,解决好异地两次行政处罚未能及时移送追究刑事责任问题。

此外,卫生健康部门还要及时通报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进展情况,曝光典型案例,以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其实,打击非法行医的政策早在2019年就曾出台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曾发布《关于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提出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严厉打击医疗骗保行为、严肃查处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信息的行为、坚决查处不规范收费、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政策,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使用行为,整治市场秩序,多地相继展开更加深入的非法行医打击方案。

三明市永安市人民政府发文《永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通告》,指出政府将严厉打击三类非法行医行为:

一、严厉打击以推拿按摩、养生保健、近视矫正、生活美容等经营场所为掩护,擅自开展药品经营使用的违法行为。

二、严厉打击在农贸市场、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摆摊设点、坑害群众利益的游医、假医。

三、严厉打击零售药店未经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备案,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

乌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整治非法医疗美容 专项行动的公告》,强调政府将重点整治六类非法开展医疗活动的行为:

一、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未经备案)、个人未取得《执业医师证》擅自开设“非法行医场所”,开展非法诊疗活动;医师未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医师未经核准擅自开展静脉输注活动等。

二、在生活美容、养生保健等营业场所及居民住宅、出租屋、宾馆、民宿、商铺等非医疗机构开展抽脂、做双眼皮、去眼袋、拉皮提升、激光祛斑、注射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热玛吉、光子嫩肤、医美水光针、美牙、去纹身等侵入性、创伤性操作的非法医疗美容活动。

三、在居民住宅、出租屋、宾馆、民宿、商铺等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诊疗、输液、针灸、手术等非法诊疗活动及开展牙齿美白、磨削贴片等非法牙科医疗美容活动。

四、在集市、广场、商场、小区、街头等非医疗场所开展拔牙、镶牙、疾病诊治等非法诊疗活动。

五、零售药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未经备案)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六、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利用中医理念,擅自开展针灸、放血等急慢性病诊治的非法诊疗活动。

宿迁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印发 <打击无证行医及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 的通知》中也强调,政府要 以“城中村”、写字楼、开发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为重点,严厉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备案证明》,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机构”,重点关注非法青少年视力矫正、细胞免疫治疗、非法医美等行为。

次外,宿迁市人民政府将依法查处以养生保健为名或以疾病研究院(所)为幌子非法开展的诊疗活动,以及假冒军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等行为。

宿迁市人民政府还会对以往查处的无证行医场所、开展非法医美的生活美容场所进行“回头看”,对仍然存在非法行为的依法依规从重处理。

此次打击力度空前之大,宿迁市人民政府也强调,相关部门要对无证行医及非法医疗美容实施“查早查小”、“露头就打”,持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和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从今年4月开始,各地相关政策均开始稳健推行,非法行医行为将受到严厉惩处。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需格外注意不要触及红线,并积极向群众科普何为非法行医,避免群众因不合格的医疗操作出现医疗事故,加剧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