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熵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伊页

字节开发出一种新的裁员模式。

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字节跳动员工发帖称:HR说北京裁员已经到了不让裁员的地步了。

有网友表示,相比过去的一次性大规模裁员,目前字节在执行的是考核优化策略,这也是一直没爆炸性的裁员消息被媒体报道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就是,HR私下里把人喊到小会议室一对一聊,谈好赔偿后直接离职,用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进行裁员,在完成裁员目标的同时动静也不会太大。

不一样的裁员动作背后,是字节业务调整的步伐开始举棋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5月份以来,有媒体报道的字节业务调整就一直来回拉扯。先是5月初,去年出售线下门店业务,转型线上房产信息平台的“幸福里”再次调整,并入抖音本地生活。

紧跟着5月中旬,又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字节出售美中宜和这个事,完全没有。”但是在一个月前,美中宜和宣布由妇儿专科转向综合医疗平台,全新的三级综合院区将于年底投入运行。彼时,投资圈内有关字节跳动考虑出售旗下美中宜和的消息就已经传了一阵子。

最近,多名内部人士也向外界透露:“字节跳动正考虑将旗下负责游戏的朝夕光年和沐瞳科技合并为一个新的全资子公司。未来,新公司将作为独立公司自负盈亏。”不过朝夕光年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传言时对此予以否认:“消息不实。”

对于房产、医疗、游戏三块业务的调整传言,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一些。来源的根本在于,相较于字节此前在教育、PICO两块业务调整上的迅速利落,目前在这三块业务调整方向上似乎并不能做到快刀斩乱麻。

2016 年,有媒体曾经问张一鸣,“三年多,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让今日头条从一亿美金,做到了百亿美金?”他回答说:“我觉得,大部分重要决策,我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了。”

自信的基础是认知。字节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大力出奇迹”,均建立在远超行业认知的基础上。

第一次是在2012年,张一鸣力主开发个性化推荐引擎。当时做推荐引擎对创业公司来讲难度很高,张一鸣却认为,“如果不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次在2016年,张一鸣力主进军短视频领域。彼时字节跳动只有今日头条一款产品,而且尚未盈利。但是张一鸣有一个斩钉截铁的认知:“如果我不做短视频,我将退出历史舞台。”

上线短视频产品的前九个月,数据都很难看。但在这个重大关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逻辑上正确的事情一定是对的,况且还有别人已经验证过了,我们数据差是我们自己没做好。”之后还把头条一半以上的资源都投入进去,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字节跳动。

第三次就是字节国际化的关键转折点,花10亿美元重金收购了Musical.ly。事实上当时有三家公司都在谈收购,一是Facebook,二是快手,三是张一鸣。最终的三选一胜出,Musical.ly的天使投资人傅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傅盛说,“当时张一鸣多决绝啊。他家在北边,我在东边,每次专门跑到我家楼下咖啡馆聊,连续聊了两三次。”傅盛提了很多条件,张一鸣都答应了,魄力令人震惊。

投资人童士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抖音的崛起不是平白无故的,张一鸣砸钱比谁砸得都多,挖人也挖最牛的人,他在短视频里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和格局比我们任何人想象得都大。”

眼下,不得不“细水长流”式裁员的字节,缺少的可能正是张一鸣时期的那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