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三元里村出通知不让电动车进村的时候,网上一片欢呼声。
有相关负责人讲,这是广州打响了禁止电动车进村的第一枪,如果效果好的话,相信后续还会有其他的城中村跟进。
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事实证明,任何情绪化跟拍脑袋做出来的决定,最终都是自己给自己添堵。
在广东广播电视台《DV现场》发布的一条短视频里面,有位三元里村的房东对着记者的采访表示。
这几天自己有五六间店铺退租,有的房子一天退了四套房,村里冷冷清清的,已经不是房子能不能租出去的问题,是已经有没有人来租的问题,村民都是靠房租收入生活吃饭的,现在房子没有人租,钱从哪里来?

以前没有电动车,你们这些人是怎么过来的?
这个问题,问的挺好。
包括三元里,以及附近的城中村,周边都是农田,以前的村民靠种地生活,有城中村的地方,周边就必定是有农田。
既然说以前,还念以前没有电动车的日子也一样过活,那再退一步回到以前,把周边的房子都拆了继续种地好不好?
那些习惯了每天早上穿着拖鞋,闲着喝早茶,月底收房租,年底分红的村民会答应吗?能回到以前的生活吗。
“以前没电动车的时候都照样活的很好,走路对身体还好一些,人都是一种依赖性。”
我在三元里周边也看到了类似的标语,大概意思就是,电动车停外面,多走点路,身体更健康。
原始人,都不穿衣服每天满山跑,摘野果吃,生活没有压力,那样的生活好不好?
三元里禁止电动车进村,租客就会去别的村,你讲那些走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大道理没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猜一下,三元里村什么时候会再次放开电动车进村?
现在三元里村走一圈,给人的感觉就是贵地真乱。
几个进村的路口都存在电动车挡住人行道,盲道的现象,刚开始说已经准备好了停车位置,移出村外会有序停放,现场看下真是个笑话。
感觉电动单车不安全,就把车移出村外去占公共道路,如果广州的其他城中村都学三元里村的做法,广州的交通那真是会乱成一锅粥。
那些说三元里打响了第一枪的,也不知道倒在枪口下的是谁,是租客?电动单车?本地房东?还是在村里开店的老板?
我在看到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引入共享单车,解决进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感觉很不靠谱。
第一,骑行共享单车要付出额外的费用。
第二,周边本来就位置狭小,哪里还有共享单车的位置。
第三,本来骑着电动单车一溜烟就能回到家的,换共享单车还要倒腾几次,太麻烦。

第四,骑着自己的电动单车,有时候可能还有点物件放车上,共享单车明显代替不了电动单车。
所以,我们猜一下,三元里村会什么时候再次开放电动单车进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很支持对电动单车严加管理的,特别是对一些违规的改装电动车,绝对不能姑息,抓到必须严惩,每次出事故,基本都是改装车出问题。
但是对电动车的管理绝对不能一刀切,三元里村其实完全就可以细化管理,做的更好。
比如,对一些存在消防隐患的地方进行整改,村里也牺牲点收人,腾出一部分空地在村内进行小块地,分割停放管理。
或者把一些村里的公共物业用地给拆了,用于停放电动单车。
哪里有村里只看好处,只想要好处,把不方便留给别人,把增加的成本付出留给别人,把可能存在的危险甩给别人的道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