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的暴跌明星,从去年的仁恒河滨城,变成了他的孪生兄弟,仁恒河滨花园。

仁恒河滨花园是长宁均价最高的天山板块的标杆社区,是长宁为数不多总价能到3000万量级的高层项目。

之前最高峰的时候,仁恒的大户型单价一度超过14万,如今却已经跌到了9.5万,跌幅达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网上有一堆帖子讨论天山房价的暴跌原因,大家说来说去,原因还是在于房龄——天山的房子太老了。

天山整体的开发时间集中在2004-2009年,房龄最新的是2011年交房的新天地河滨花园,如今房龄也达到了13年。

但是房龄老化是个价值缓慢下降的过程,这种突发性的暴跌一定伴随着其他的猫腻。

天山暴跌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房龄老吗?

天山,会不会在未来和古北一期一样,随着房龄变老,被中产抛弃沦为老破大?

01

大家热议天山,是因为天山板块很贵,一直是长宁区均价最贵的板块,即便是降完一轮的今天,板块的均价依然高到1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天山的价格贵,并不是靠地段胜出。

毕竟在长宁好地段实在是太多,内环的镇宁路一直到外环的西郊都是妥妥的老钱地段,天山这个地段能有今天是纯粹的d丝逆袭。

天山这一片当年都是建在苏州河畔的工厂区和工人新村,起点并不算高,比较知名的就只有当年工人新村时期的天山一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公众号脊梁in上海SH

长宁80年代就开始了全区的大开发,整体城市架构在2000年之间都基本建成了,天山其实算是错过了这个周期的建设。

直到2002年2号线开建进入天山地区,才启动了整体开发。

天山的幸运也在于此。

长宁整体的城市界面都因为开发的早而有些破败,大多地区都是新房老房交错,天山却因为开发的晚成为了长宁十分稀有的整片开发的区域。

成片开发的区域城市界面整洁干净,各种的配套资源更加合理,天生就打下了中产社区的底子。

而且天山开发的时代,恰赶上古北一期和二期开发的间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山片区

天山的项目定位也是对标了古北的客群,也就是那些外企的中高管和白领们,因此天山整体的产品面市的时候定位都偏改善。

长宁作为过去20年浦西市区增幅最大的区之一,产业实力毋庸置疑,临空产业园和虹桥经开区都给楼市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拼多多所在的纳税百亿楼金虹桥广场就在娄山关路地铁站,背靠天山商圈,与天山板块一路之隔。

而2号线也是典型的强产业链,上游南京西路南京东路的购买力也会沿着线路外溢,天山从来不缺购买力。

在全市视角来看,作为一个比邻双轨交(2号和15号),夹在内中环之间的板块,天山也完全有能力虹吸全市的中产购买力。

在长宁内部,天山作为整片开发、自带成熟商圈的中产社区,在长宁一直是最顶端的板块,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出现什么替代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山商圈通过地道连接

随着上海楼市整体的分化,天山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地位逐渐超越了中山公园,地位仅次于古北二期。

02

从天山的优势来看,其实这个板块仍然拥有作为一个中产社区的最顶级配置,那么问题真的出现在房龄上吗?

其实上海楼市一直有一个论题,就是次新房到底房龄应该卡在哪一年?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并不是固定的,一定要参考板块所在地区的存量商品房结构。

如果一个区域最新的商品房就是2010年的,那么2002年的商品房他也可以称之为次新房。

而在已经接近建成的长宁内部,短期肯定不会有新建的片区取代天山的地位,天山的房龄反而还算是比较新的;

未来即便出现旧改的区域,最大的概率也是天山几个工人新村旧改,继续延续天山的辉煌。

在2号线的上游,静安和黄浦同总价的房源,房龄还未必比天山新,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的威胁到天山的地位。

从这个维度看,天山的房龄问题,短期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天山的房龄虽老,但是整体建设于工程质量最好的2005-2010区间,社区的户型配置也并没有落后于时代太多,完全不会出现古北一期完全被淘汰的情况。

更何况,房龄老化带来的房价下跌一定是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并不会出现短期内的爆发式下跌。

此外,能让房价暴跌的核心原因还有两个:

一个是泡沫破裂,另一个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前者天山完全没有,整个长宁都缺乏规划和学区带来的泡沫;

那么,问题大概率还是出在了供需关系。

03

如果详细分析天山板块的价格变化,就会发现一个现象:

只有仁恒这个大户型社区房价跌的厉害,其他社区大多都是正常水平。

同为板块标杆的新天地河滨花园价格表现可以说十分坚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户型跌的多,小户型相对坚挺,那么原因已经显而易见:

高总价的客户在逃离天山,倒逼天山板块的大户型降价。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年上海的豪宅博主都在全国各地拍外地的房子,上海的房子反而拍的少了。

原因说起来很实在,就是大环境不景气:

市区的新房豪宅实在是供应量太大,上海的二手豪宅实在是没人买,只能想办法做做其他地方的生意。

截至目前,包括绿城外滩兰亭,露香园,滨江凯旋门等一系列豪宅的入市,今年上海楼市就已经消耗掉了一千多组总价2500万以上的购买力,这个数量已经相当于以前上海一年的豪宅成交总量。

可以说,短期内的高端购买力几乎都被消耗掉了,剩下的也还在等待未来的其它新房豪宅项目。

而上海楼市待上市的豪宅总量接近300万方,超过一万套房子,从2500万到3个亿各预算段的房子应有尽有。

可以说,未来几年,上海的二手豪宅将会持续承压。

近两个月,高总价大户型的二手房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双双下跌,当下的市场,这类房子想要跑掉只有降价这一条路——还未必有人接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恒河滨花园

本来就不是豪宅定位、却到了豪宅总价的仁恒河滨花园,在这样的市场里受到的冲击无疑是更大的,想卖掉就只能靠降价一条路了。

而且,长宁近些年对于高端购买力的吸引力的确是在逐渐丧失。

长宁的整个豪宅大平层市场一直都弱黄浦静安一头,比如淮海名邸,华山丽都苑,兰亭等等都是价格维持在17万左右,在和市区豪宅打错位竞争。

得益于整个西部豪宅圈的购买力,古北二期、天山仁恒等大户型社区,之前还零星有一些3000-4000万总价的房子成交。

在今天这种市场下,古北大户型几乎没成交了。

天山虽有,但是也是降到了2500万的市场量级去卷了。

结语

天山的小户型虽然之前坚挺,但是接下来恐怕也会面临一定的竞争风险。

长征和长风,以及闵行古北今年都有新盘上市。

这些项目小户型、中户型、大户型都有,将会直接分流古北和天山的购买力,这些区域的中小户型也将面临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