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庄世平已是一位资深的爱国者。1949年的一个夏日黄昏,他被邀请到中共中央在香港的秘密联络点,与党的代表方方进行了一次重要会谈。香港,这个远东的小岛,是资本的海洋,而方方的目光却穿透了浮华,看到了其中的潜力。

方方直接切入主题:“世平兄,香港不仅是一个贸易和金融的中心,更是我们联系海外华人的桥梁。目前我们在这里有了一些布局,但仍显不足。你觉得,为了加强我们的力量,应该从哪个行业着手呢?”

庄世平没有犹豫,他深知经济的力量:“金融。我们应当建立自己的金融机构,这是经济活动的心脏。”

方方点头表示赞同:“你的想法正合我意。你看,这事有何难处?”

庄世平坦言:“无论是筹集资金还是集聚人才,挑战都不小。但正如我们党的历程,一切从零开始,从小到大,总能开辟出一片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方紧握他的手,满眼期待:“那么,建立这座金融堡垒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庄世平接受了这一重任,立刻行动起来。他筹集了1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1949年的12月14日,正式在香港中环繁华的德辅道中167号成立了南洋商业银行。银行开业之日,他亲自挂起了香港岛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力量。

南洋商业银行忠于其宗旨“便利侨汇,服务侨胞”,很快便与国内的中国银行及人民银行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庄世平不仅在侨汇业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通过银行的活动向不太了解新中国的华侨宣传国家的真实情况,架起了一座通往心灵的桥梁。

南洋商业银行的成立不仅是一个商业事件,更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里程碑。它不只是金融的交汇点,更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个民族的崛起。

在20世纪末的中国,改革的春风吹拂着大江南北。1979年底,广东省决策层,在推动经济特区政策的关键节点,召集了来自港澳的商界精英于广州,希望借此机会听取他们对即将设立的特区的意见。作为香港金融领域的佼佼者,庄世平也受邀参与这次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读了初步制定的特区条例草案后,庄世平感到极度不安。条文中设定的所得税率高达30%,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远高于香港16.5%的税率。他认为,如此高的税率将严重阻碍特区的吸引力。

座谈会上,庄世平果断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向在场的政府官员阐述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性:“我们若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环境,特区又怎能吸引国际资本呢?”他的话语充满了迫切和真诚,但这种前卫的观点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许多人担心过低的税率会使特区看起来更像是在实行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

庄世平的建议虽初未被采纳,他的不满也因此积累。到了1980年初,当特区条例的讨论再次被提上日程,庄世平在一次紧张的会议中断然表示,如果维持现状,他将联同其他港澳代表投下弃权票。他的坚决态度震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一激烈的表态引起了广东省委第二书记杨尚昆的注意。杨尚昆与庄世平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私下对话,听取了他的见解和建议。这次对话成为了转折点。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和评估,决策者们终于认识到需要更具吸引力的税率政策,以确保特区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80年春季,随着中央政府正式批准经济特区的设立,广东的政治氛围充满了革新的激情。吴南生,新任的深圳市委书记,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资金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他找到了庄世平,希望从南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特区的初步建设。

在他们的会面中,庄世平坦诚地拒绝了这一请求。他用一种既严肃又轻松的语气解释说:“南生兄,你知道的,银行的资金都是客户的,需要保证本息安全归还。你要是拿不出还款的保证,这不仅是我的问题,更关乎银行的信誉。”

吴南生沉默了片刻,显然是感受到了庄世平的担忧。这时,庄世平笑着拍了拍吴南生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你何必焦虑于资金问题呢?你不是站在一片‘金矿’上吗?只要将土地合理利用,钱自然就来了!”

庄世平这番话虽然带着风险,但他深知土地使用权的潜在价值。他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考虑借鉴香港的经验,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通过拍卖使用权来筹集资金。这样既能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又能为特区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建议虽在特区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许多人担心这样的政策会让特区变成‘殖民地’。但庄世平坚定地表示:“特区的设立,本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尝试市场经济的活力!”

随着争论的持续,庄世平的观点逐渐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在他不懈的推动下,1984年4月,宪法修正案最终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明确的分离,并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一变革不仅为特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中国土地管理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在1987年的寒冬之初,深圳特区政府迎来了一个标志性的瞬间,那是一个冒着巨大政治和经济风险的决定——首次土地使用权拍卖。12月1日这一天,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场紧张且历时17分钟的竞价战中,以525万元的价格拍得土地使用权,这场拍卖不仅是内地首次,更标志着深圳特区步入了一个资金充裕的快速发展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深圳特区的土地政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这片土地以前所未有的价值,但庄世平,这位在金融界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清廉生活方式。他的简朴,几乎到了极致。身为南洋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尽管手握巨额资产,庄老却依旧保持着极为朴素的生活。他的衣着简单,手表是多年前的一只旧精工,他的住所还是数十年前由中国银行分配的100多平方米的老公寓。

他对金钱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庄世平出行从不使用私人车辆,而是选择步行或乘坐电车。即使是出差,他也从不选择头等舱,而是坐在普通舱中,坚持自己洗衣服,从不奢侈。

2007年6月2日,庄世平因病去世,享年96岁。他的一生虽然平淡无华,却在背后默默支持了香港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7月8日,香港殡仪馆举行了庄世平的公祭及出殡仪式,葬礼简单却庄重,按照国葬规格举办。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亲自到场致敬。在他棺木上,覆盖着国旗,象征着对他卓越贡献的认可和尊重。这一场合不仅是对一个伟大金融家的告别,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和缅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