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停牌多日的港股上市公司恒大汽车复牌。此恒大汽车就是彼恒大汽车,是许家印实控公司中国恒大旗下生产电动汽车的资产。

复牌第一天恒大汽车的股价给了投资者惊喜,截至本文写作之时上涨了84%,从停牌前的0.38港元每股飙升至0.7港元每股,市值也从41亿港元几乎翻了一倍膨胀至76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恒大汽车被监管要求退回19亿元奖励及补贴,按理说这一负面消息应该让恒大汽车的股价继续下挫,但5月26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的一则足以震动资本市场的公告将退款19亿元的利空完全冲淡了。

根据公告显示恒大汽车找到了接盘人且29%的股份立马将被收购。这笔股权交易的卖方是恒大集团的母公司中国恒大及关联公司,买家的身份未在公告中披露。目前,中国恒大及关联公司总共持有恒大汽车58.5%的股份,为控股股东,而中国恒大的实控人是许家印,从这个角度来说股权交易的本质是许家印卖掉了恒大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而言,买家先从中国恒大手里接盘29%的恒大汽车股份,之后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一定期限内有权收购剩下的29.5%的股份。一旦行使该项权利即意味着中国恒大持有的58.5%的恒大汽车股份全部卖了出去,恒大汽车的实控人发生变更,以后公司名估计也不会再叫恒大汽车了,而许家印和中国恒大将彻底与恒大汽车无关。

此外,公告中还提到买家会和恒大汽车签订授信协议,向恒大汽车提供资金(买股权的钱不是给恒大汽车的,是给卖家中国恒大及关联公司的)帮助其恢复经营及发展电动汽车业务。

换言之,恒大汽车等到了救世主,可能活过来了,只不过如前文说过的那样,这一切与许家印和恒大没有了任何关系,股价涨得再高收购价已经确定定下来,不会跟着市场价上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购恒大汽车的买家会亏钱吗?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不仅不会亏还能大赚。

大家先要知道收购与在二级市场交易股票的性质完全不同,后者不涉及控制权的变更,散户买得再多也没法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收购就不一样了,是冲着绝对控制去的,往往一下直接买成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大家应该都听过借壳上市吧?“壳”的价格远比标的公司的市值高,多花的钱里有一部分是为了获得控制权而付出的溢价。由此可知涉及控制权的买卖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来看购买恒大汽车的买家更像是“冤大头”了,小编为什么还说赚了呢?

第一,恒大汽车虽然负债累累但有两样东西是别的企业不具备或者说没那么好获得的。

一是造车资质,二是电动汽车生产线。这两样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恒大汽车恰好都有,获得恒大汽车控制权后买家立马可以安排生产,可以继续生产已经下线的恒驰系列汽车,也可以额生产其它类型的电动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恒大现在的情况不得不“贱卖”。

如果,我是说如果许家印不出事,没有被实施强制措施,那么恒大基本上不会被香港法院判令清盘,也就不会卖掉恒大汽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恒大多重视造车,我就说一点,恒大刚“暴雷”的时候许家印曾经在大会上表示十年后恒大要从地产企业转型为电动汽车企业,许家印对汽车业务是寄予厚望的。

如今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恒大进入清盘程序、许家印失去自由、恒大汽车股价暴跌,无奈之下只能卖了。这种环境下你觉得卖家(恒大)有多少底气谈价格呢?我不急着买,你却急着卖,很明显买家更占优,此时不杀价更待何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就可得出结论了。

卖掉恒大汽车并不能让中国恒大以及许家印翻身。另一方面,买入恒大汽车绝大部分股份并获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买家划算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拿到了进入电动汽车赛道的门票,省下了一系列的麻烦事和前期投入,也有可能是已经在赛道里的玩家低价扩充了产能。

到底是谁捡了这个便宜呢?谜底要等到买卖双方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后才能知晓。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