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修改“第一击”后,国防部亮出10个字,给了“台独”一记重击。那么,在所谓“第一击”的界定上,台军进行了怎样的改动?对此,国防部又说了什么?

据《联合早报》报道,6月14日,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在接受采访时公然宣称,为了强化所谓“台湾的防务能力”,应对大陆可能出现的“武力冒进”,台湾须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的协同性吓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协同性吓阻”,是通过联合理念相近的盟友,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包括情报在内的军事资源,对他国进行军事威慑。说白了,就是拉帮结派,搞排他的军事小圈子。顾立雄的这番表态,暴露了台当局妄想“倚美谋独”的企图。

作为新任的台军一把手,顾立雄近期以来的言论可谓挑衅意味十足。6月6日,顾立雄在接受民意代表质询时,公开修改“第一击”的定义。他表示,在3种情况下,台军就会向解放军开火。第一,是解放军直接攻击台军的军机军舰和军事设施;第二,是解放军直接攻击台岛以及外离岛;第三,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解放军军机军舰越过台岛12海里的“海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对于所谓“第一击”的定义,台防务部门前负责人邱国正曾表示,只要大陆的军机军舰越过台岛24海里的海空域,台军就会行使“第一击”。如今,台军口中所谓的“海空域”一退再退,顾立雄直接将距离从24海里改为12海里。

有分析认为,这个细微的变化,传达了两个明确信息。一方面,面对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态度,台当局并没有足够的自信,只能“退避三舍”,避免事态升级;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空间与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两岸实现完全统一的步伐正在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台军修改“第一击”后,国防部对此亮出10个字,给了“台独”一记重击。就在6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表示,“台独”分裂势力“闹腾得越凶,灭亡得越快”。从这10个字可以看出,如果台当局继续操弄“台独”议题,必将引火烧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顾立雄用所谓的“第一击”来对大陆进行挑衅,叫嚣要向解放军开火,但台当局应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一旦台军开“第一枪”,就会不可避免地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近年来,解放军不断在台海周边开展常态化演训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各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为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陆一直希望能用和平的方式推动两岸实现统一,但台当局却肆意挥霍大陆的善意和容忍,不断挑衅大陆的底线,让台海风险不断上升。大陆早已明确表示,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王毅外长曾明确强调,不管岛内谁妄想搞“台独”,都将受到历史和法律的严惩。如果“台独”不尽快悬崖勒马,必将遭到大陆的强力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