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菲律宾遭遇了恶劣的极端天气,导致农业严重受损,粮食产量锐减,民众生活艰难,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这场危机虽然可以预见,但菲律宾政府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粮食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的严峻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的老朋友美国也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趁机涨价敛财。中国过去曾给予菲律宾粮食援助,但两国关系恶化后,中方态度强硬,不太可能再提供帮助。马科斯政府仅凭几条空洞法令和承诺,显然难以平息民怨和应对危机。

今年菲律宾遭遇了有记录以来最为恶劣的天气。受厄尔尼诺气候异常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高温和干旱。这导致农作物减产、牲畜大量死亡,数以十万计的农民生计受损,城市民众也遭受着价格高涨的米饭和其他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本就是一个粮食净进口国,过去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应对国内需求。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菲律宾米价飞涨,通货膨胀加剧。马科斯政府试图控制米价,但强制措施引发民众强烈反弹,最终不了了之。如今极端天气又使国内粮食供给锐减,危机一触即发。

早在去年,新加坡媒体就根据气象数据预测了菲律宾即将发生的干旱。美国作为菲律宾的老朋友和军事同盟国,其农业部门也提前判断了菲律宾的困境。面对盟友的困扰,美国商人却只想趁机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菲律宾出口大米价格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涨了5%。菲律宾迫切需要粮食援助的时候,美国却纵容商人涨价敛财,可见其所谓“盟友”不过是谈判筹码和赚钱工具。过去几年,当菲律宾米价上涨、粮食短缺时,中国曾经大力援助菲律宾,帮助缓解危机。

这与美国趁火打劫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当前菲律宾屡次挑衅,致使中菲关系紧张,中国方面不太可能再对马科斯政府伸出援手。菲律宾一意孤行挑衅中国之后,自然就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美国一再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胁迫”菲律宾,但过去几年中国提供的各种援助,才是真正无私的友好之举。中国的粮食和疫苗援助拯救了无数菲律宾民众的生命,相比之下,美国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打着“自由航行”旗号行商业掠夺之实。

菲律宾如今需要粮食援助,但美国却丝毫不顾“盟友”死活。马科斯曾向民众承诺会控制米价,但他显然高估了政府的能力。可是粮食价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一个小国很难凭空改变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