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主席在长沙休养身体,周总理拖着病体来到了长沙,一方面是想跟毛主席汇报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想见见这位老朋友、老战友。这两年间,二人因为各自的病情,已经很少见面了,平时更多的是书信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得知周总理要来,不仅起了个大早,还吩咐厨房今天做四个菜。

但老友重逢的好日子,两个人却在饭桌上久久沉默不语,气氛甚至极为压抑。原来是因为毛主席在询问周总理的病情后,表情悲怆地拉着周总理的手说:“你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如今我们两个都这样,江山要谁来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是怎么回答的?此后的中国又经历了什么呢?

新中国的“双子星”

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是新中国的“双子星”,是两个世纪伟人。他们二人情谊无人能比,是十分默契的战友,也有着势均力敌的思想高度与才能。

二人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26年,这一年的3月,蒋介石逮捕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并非法拘禁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黄埔军校共产党员,“中山舰事件”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被当做人质拘禁在广州造币厂,蒋介石趁势提出要求,要求共产党退出第一军等无理要求。其实,蒋介石真正的目的是要夺取政权,把共产党排挤在外,破坏国共合作。

但为了共产党员的安全,陈独秀等中共主要领导人只能暂时答应蒋介石的要求,共产党员撤出了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之后,蒋介石才将周恩来等共产党员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释放后,周恩来当天晚上就去了李富春家中,当时的李富春第二军副党代表。周恩来那晚刚推开门,就发现李富春跟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站在一起。

李富春看到周恩来来了以后,抓紧让他进了屋,然后郑重地将这个男子介绍给周恩来。听到李富春介绍后,周恩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毛泽东,那个经常被陈独秀挂在嘴边的进步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听到李富春的介绍后,也激动地上前一把握住周恩来的手说:“久仰大名。”

原来早在数年以前,毛泽东便知道共产党中有一位名叫周恩来的青年才俊,他曾领导过中国共产党驻欧洲的支部、两次东征、还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次谈话时间不长,但二人相见恨晚,他们发现对方对于中国的未来和当下形势的判断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二人的思想在此时就已经初具默契。

后来,在1931年的瑞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备受排挤和冷落,周恩来力排众议,坚决表示支持毛泽东的观念。在1932年长征开始前,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决定,毛泽东被剥夺了指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博古和李德决定错误,导致红军遭受重创,因此当时的部队指挥权暂时落到了周总理手中。在遵义会议上,党内领导人积极讨论着下一步的行动路线,周恩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国需要毛泽东,只有他才能让我们的革命事业走向胜利,这是你我还有其他人都不可能做到的。”

即便博古已经当场表达了不满,但周恩来还是继续述说毛泽东的远见及眼光格局均高于在场所有人,周恩来主张取消博古和李德的指挥权,让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毛泽东总算摆脱了当时的困境,红军也开始逆风翻盘。事实证明周恩来的判断是正确的,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克服重重困难,万里长征,最终抵达陕北,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奇迹。

在未来的几十年,二人携手创造了多个奇迹,大家都以为毛泽东擅长决策,周恩来擅长执行。但实际上毛泽东并非仅是一个提出策略的规划者,他也关注具体工作的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不仅具备高效且准确的实操能力,更具备作出重大决策的能力。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周恩来明确提出以游击战为主,土地革命为辅的战略方针,展现了他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周恩来除了监督具体事务,更多是提出建议。若说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工作相互补充,那么他们的性格也呈现互补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周恩来从最初的思想上的共鸣,到后来共同经历困境,互相成就互相尊重,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

晚年疾病缠身

毛主席与周总理在1972年同时查出重病。当时陈毅将军去世,主席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归于悲伤,以至于当场休克。在同年5月份,周总理也查出来膀胱癌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当时刚休养好不久,就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顿时急上心头,让工作人员将周总理的病情报告单拿来。毛主席看到病情报告单的时候,一遍一遍地问什么是膀胱癌,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工作人员支支吾吾,想跟毛主席说病情不重,但看到工作人员这个样子后,毛主席顿时着急了,亲自打电话问了医生。在得知这个病已经到了晚期会很痛苦后,毛主席脸都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毛主席想安排周总理去当时北京最好的医院——301医院进行治疗的,但周总理百般推诿,他最终选择去305医院,因为305医院距离中南海比较近,可以省下路上的时间多做点工作。

周总理的这个理由让毛主席无话可说,只能同意。为了减少周总理的负担,毛主席还让邓小平协助周总理处理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总理住院期间,毛主席几次写信给他,要他照顾好身体。

为了让周总理能够安心养病,毛主席专门派人给周总理送来了一套特殊的沙发,这种特殊的沙发,坐起来比普通的沙发舒服多了,里面的垫子又弹又软,非常的适合休养。

后来毛主席因为腿脚不便,身边的护士便缝制了一个特制的马桶圈,能加高马桶的高度,还能保暖。毛主席感觉十分不错,便让他们再缝制一个送去给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毛主席当时的身体情况比周总理要好一点,但也已经是重病缠身了,在1973年的时候,因为白内障,眼睛近乎失明,每天只能靠工作人员在耳朵边读报读文件,就这样,他们二人也经常通信。

1975年,毛主席在长沙休养身体,周总理拖着病体来到了长沙,一方面是想跟毛主席汇报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想见见这位老朋友、老战友。这两年间,二人因为各自的病情,已经很少见面了,平时更多的是书信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见面,毛主席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恩来,我们都老了,江山以后交给谁来守啊……”周总理思考片刻后答道:“主席不必担心,人民会做出选择。”

之后针对毛主席的白内障问题,医生们安排了一次白内障手术。尽管医生再三保证不会有风险,但周总理仍放不下心,他坚持在手术室外陪伴毛主席,即便他自身状况已颇为不佳。

为了不影响毛主席手术的进行,他和其他领导人在手术室外面的大厅里静静等待。直至毛主席手术顺利完成,他才如释重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周总理从凳子上站起来的时候,眼前阵阵发黑。原来周总理此时进食已经十分困难了。在1975年10月,周总理做了最后一次手术,

此时,周总理已无法进食,仅能通过静脉注射维持生命。他的下半身有七、八根管子用于输液、输血和排尿,膀胱周边部位已经完全烂掉了,但他的头脑仍保持清晰。每日,警卫与秘书轮替为他朗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及文献,也会经常让他收听广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2月中旬,连续的发烧已经让周恩来连讲话都变得很困难,很虚弱。周总理已经病危了,但在意识还清醒的短暂片刻,他强打精神,声音细微地问身边的人:“主席……主席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等听到身边人告诉自己主席眼睛恢复的很好,病情也有所控制后,周总理轻微地点点头说:“主席还在,我就能放下心了。”随后,周总理就陷入了重度昏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总理重度昏迷的期间,毛主席也卧床许久,但他还是想亲眼看看自己的老战友,他让工作人员带他去医院。由于长久地卧床,毛主席保持站立状态十分吃力,但他咬着牙,身体颤抖,伸出手拍了拍陷入昏迷的周总理的手,随后便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中离开了。

毛主席不知道,这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见到周恩来。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救治无效在医院去世。当讣告递到毛主席手中时,他让工作人员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想去周总理的追悼会,但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周总理逝世后,毛主席写下了:“心欲裂,顿摧栋梁,痛失人杰。江山如画忆丹心,宏图遗愿永不灭。”

同年9月,毛主席也因病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世纪伟人相继离世,举世悼念。然而,他们的友谊、他们的丰功伟绩必将载入史册,永世流传。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为致力于使我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