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场比赛,中国女排就将结束世联赛所有分站赛的比赛。此时此刻,如果回顾已经结束的比赛就可以发现,在中国女排的参赛阵容中,有这样两位十分特殊的存在。她们每一站都能入选,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作壁上观。即便偶尔上场,也是表现平平,基本不能给予球队什么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她们与替补球员又有所不同,替补球员要么实力与主力接近,上场就能支撑起自己所在的位置。要么就是极具潜力,有很高的培养价值和广阔的未来前景。而这两名球员却是要实力没实力,要未来没未来,居然还能牢牢占据一个参赛名额,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错,这两人就是张常宁和丁霞。尽管她们都是奥运冠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好汉不提当年勇,再加上伤病困扰,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就在队伍中,最多只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但随着朱婷的归队,这一点价值也会被朱婷取代,她们已经没有了继续留在中国女排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此,丁霞在香港站的比赛开始前就已经离开了球队。尽管蔡斌对外公布的原因是过敏,但明白人都能看出来,丁霞这一去,恐怕很难再回来。既然丁霞已经离开,张常宁应该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毕竟中国女排不是疗养院,要想在这个团队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具备不可代替的实力,更要对球队有所贡献。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不符合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中国女排“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的宗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么说两位曾经为中国女排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老将并不是过河拆桥,而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只是希望她们能够恢复到能为中国女排做出贡献的状态再归队继续发光发热。而不是在体能还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还占据着一个参赛名额无所事事,还耽误了年轻球员锻炼成长的机会,甚至是断送了中国女排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