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凝视广阔无垠、波澜壮阔的海洋时,很少有人造奇迹像航空母舰那样引人注目和敬畏,这些庞大的海上堡垒代表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其中,航母的速度成为了衡量其战略灵活性和战术部署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那么,为何全球众多国家的航母速度都维持在30节左右呢?30节在陆地上又相当于多少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海上的速度要用“节”来计算呢?因为与陆地上的速度测量相比,海上速度的测量更侧重于精确性和一致性。

陆地速度通常使用公里/小时或英里/小时为单位,而海上速度使用节,这是因为“海里”作为距离单位与地球的纬度刻度直接相关,更适合于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和定位。

“节”是速度的度量单位,而“海里”则用来衡量距离。一节等于一小时内行进的海里数,而一海里等于1,852米。

“节”作为单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一单位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的航海家首次记录了以节作为速度测量单位的使用。

这一过程涉及一种名为“片日志”的古老工具。它由一块木片和一根长绳构成,绳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打上一个结。

航海家将木片抛入海中,随船拖行,然后使用沙漏计时。通过计算特定时间内通过船尾的节数,航海家们就能够估算出船的速度,这些速度最终以“节”为单位表示。

每一个“节”代表船只在一小时内行进了一海里的距离。到了17世纪,“节”被广泛采用,成为了海上导航速度测量的标准单位。

例如,在遵循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进行航行时,船舶必须根据海况、交通密度和其他因素调整自己的航速。

通过使用“节”作为统一的速度度量单位,船长可以精确地计算到达目的地的预计时间,同时还能确保航行安全,遵守相关的海事法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对于海上搜救行动,能够精确了解船只的速度(以节计)对于评估救援时间和协调救援行动至关重要。

现代航海不再依赖于绳索和木片,而是使用电子设备,如GPS和电子速度记录仪,来测量和记录航速和距离。

这些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导航的精确度,但基本的测量单位“节和海里”被保留了下来。

“节”作为一个统一且准确的速度度量单位,同样用在军舰的速度定义中,这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航海活动的安全性、效率和互操作性。

为什么航母速度在30节左右?

认识了海上速度之后,再来看看为什么各国的航母速度都在30节左右。其实这并非偶然,而是技术挑战与战略需求的共同结果。

航母的速度肯定不止30节,但当达到或超过30节速度时,所需的推进力会呈指数级增加,再加上航母可是几万吨的庞然大物,这直接导致了更高的燃料消耗和维护成本。

例如,航母速度提高到40节,其燃油消耗量将增加70%。由于航母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作战平台及增援,追求极高速度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成本,这并不符合实际需要。

不管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推动的航母,经过计算后都认为保持在30节左右是最佳选择,这时的发动机可以达到最高效的输出功率和燃料利用率。

而且在这个速度下,能够获得最佳的航行速度和舰体稳定性,减少了上下颠簸的风险,确保了船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根据平方-立方定律,较大和较长的舰船相对于较小和较短的舰船,在水中移动起来更加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较大的舰船面临的粘滞阻力和波浪阻力相对较小。特别是波浪阻力,在舰船速度达到或超过所谓的“船体速度”时会显著增加。

因此,航母的长度直接影响其最优航速,而较长的船体可以实现更高的船体速度,理论来讲航母越长速度应该更快。

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航母经常是以战斗群的方式出现,其中众多不同战舰的速度也不一致。

驱逐舰和护卫舰是战斗群中最快的,如Arleigh Burke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中最快的舰艇之一,可以达到约56公里/小时,换算成节大约是30.24节。

因此航母还要配合编队的速度保持战斗群编队,而30节的速度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此外,航母作为海上移动机场,如果速度过快就会给舰载机带来过大的阻力,使其无法正常起飞。

而30节的速度可以与自然风速相结合,为舰载机提供足够的升力,这一点尤其在无风或逆风条件下尤为重要。

例如,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空母舰,其随航的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E-2鹰眼预警机,都是在这种速度下进行设计和优化操作的。

因此,各国航母的速度并非只能达到30节,而是因为由种种因素的限制决定的,这个速度是如今最适合航母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节”在陆地上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航空母舰30节航速的含义,我们可以将其比作陆地交通工具的速度。

30节,相当于每小时大约55.56公里,这个速度在海上对于庞大的航母来说是相当快的,但在陆地上,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将30节的速度放在城市环境中,这大约是城市快速路的平均车速,略高于许多城市的标准限速(通常在40-50公里/小时)。

在这样的速度下,汽车可以流畅地穿梭在城市街道之间,既不会造成交通拥堵,也能有效地保证交通的流动性。

进一步地,如果把这个速度比作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30节略显逊色。大多数国家的高速公路最低速度限制都在60公里/小时以上,而常规行驶速度则在100公里/小时左右。

因此,30节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相当于较慢的行驶速度,但仍然能够保证行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是相比于其他车辆,它会更多地行驶在右侧慢车道。

而现代的火车、高铁和飞机都以远高于30节的速度运行。例如,中国的高铁列车在运营线路上的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远远超过了30节的速度。

可以说在陆地上达到超过30节的速度非常容易,这是因为空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其阻力也就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最快的战舰记录通常归于气垫船,如美国海军的“海狼”级气垫登陆艇。

这些气垫船因其独特设计,在水面上能高速行驶,速度超过40节(约74公里/小时)。

其中LCAC在实际操作中甚至能达到40至50节的速度范围,从而成为海上速度最快的战舰之一。不过,气垫船主要用于运输和登陆任务,并非传统战斗角色。

然而,如果我们谈论传统意义上的战舰,那么历史上最快的战舰之一,可能是美国海军的“艾奥瓦”级战列舰,其设计最高速度为33节。

在现代战舰中,俄罗斯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最高速度约为32节,而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最高速度也接近33节。

由此可见,这些顶级战舰的速度也都只在30节左右,故而航母的速度定位30节左右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