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副热带高压东移北抬,申城气温再上一台阶。今天一早,太阳火辣登场,气温宛如搭乘火箭般快速上升,徐家汇气象站的气温比昨天同期高出不少。天空飘着几朵高云,但是云朵对遮阳能力几乎为零,今天的最高气温直逼35℃高温线。午后大气堆积了大量能量,还会触发几场局部的短时小雨。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明天至下周二,本市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32~34℃,午后阵雨神出鬼没。气象专家提醒,这两天正值上海中考,但是气温上升会让体感变得闷热,考生注意防暑降温,但也不宜太过贪凉,谨防感冒。

不少市民关心,今年的梅雨怎么还没来?据最新预报,下周三起,随着冷暖气流交汇,申城的雨水将进一步增多,阵雨或雷雨几乎每天都来报到,届时将进入“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节。梅雨季通常指的是每年6、7月份江淮流域一带持续阴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得名“梅雨”。国家气候中心会根据《梅雨监测指标》对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等三个区域进行梅雨实时监测。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其常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9日(以1991—2020年徐家汇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雨季意味着“潮”,容易引发食品、衣物霉变,因此,要做好防潮防霉措施,建议用密封袋保存食物,利用空调除湿功能、除湿机等保持环境清爽干燥,雨水间歇期天气转晴时,及时开窗通风。不仅如此,长时间高温高湿天还容易引发胃肠道、皮肤、心血管、关节等方面的疾病,统称为“梅雨病“,因此,做好心律监测,保持好心情,清淡饮食,在空调房内注意关节保暖尤为重要。其次,梅雨季更提防防次生灾害,长时间频繁降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城乡内涝、农田渍涝等,梅雨季及时关注当地发布的暴雨预警,尽量避免到山区、河谷等地游玩,如遇山洪和泥石流突袭,应向与其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不要停留在凹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