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厂能拿到年薪(税前)百万,就已经是很不错的存在。但是所谓的年薪百万到却手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个文章后面会解释说明。如果是一个人过得还算滋润,有家庭的话,加上房贷、车贷、养娃、孝敬父母等,经济压力会很大,一年到头攒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两口子非常依赖工作收入,一旦遇到失业那就是毁灭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本人为例,京东税前年薪刚过百万,去年一年算下来只存了4万多块钱。很多人不信,我们可以算笔账,税前100万,扣了税到手就70万多点,平均到每月6万左右。事实上,在大厂能“混”到百万年薪这个量级,年收入并不全部是每月到手的月薪,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年终奖和公司的股权收益。如果把这两部分除去,每月到手大概在4-5万元之间。

如果你是北京土著,家中有房有车或者单身贵族,生活过得很滋润。如果你家庭一般,掏空六个钱包首付买房,那么每月扣除高额的房贷,还剩2-3万。这剩下的钱如果是家庭唯一收入,那么一家子的衣食住行,孩子的上学、父母医疗费等,勉强够用。

具体举例详细说明:在互联网大厂,年薪税前100万内部通常的叫法是税前年薪总包100万。大致税前构成,月薪4.5万×12个月;年终奖4.5万×4个月,手中股权价值25万。税后大概是(3.2万+公积金)×12个月,年终奖税后大概14.4万,股权如果行权后卖掉的话也是收税的。以上这种计算还是乐观估计的,如果是悲观,那就是绩效不好,年终奖缩水或者直接为0,股权价值随着公司股价的下行也会对应的打折,甚至骨折价。我有一位在阿里的好友,手里的股权从2020年持有到现在缩水的一大半,相当于当时价值100万股票跌到现在只剩下30万。是不是很肉疼?

再说回自己:

我粗略算了下,去年家庭在北京总计花销超过60万。每月房贷扣除公积金后1.9万,一年23万。房子处于5环边,三居室,位置相对比较偏僻,首付掏空了家中的存款。

去年父亲生了场大病,报销过后花费了14万元。剩下的主要是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支出了。日常生活花费一年大概在10万左右,包含衣食住行各项花销。孩子教育这块我和媳妇比较重视也舍得花钱,目前给孩子报的国际幼儿园,一年10万,兴趣班一年3万。

再加上一些额外的支出在5万左右(家庭成员生病、开药等),这样算下来一年超过60万,导致去年家庭存款结余就4万多点。去年自己年终是3个月,股票也没有折现,因此账面上的年薪百万到手更少。

以后打算:父亲身体好转后,今年过完暑假准备把父母接到北京照看孩子,媳妇为了减轻我的压力也准备找工作。我在日常工作中努力争取高绩效,虽然很辛苦,但愿今年拿得钱更多些。除此之外,准备今年过完暑假给孩子找个靠谱点的公立小学,这样在教育上面可以减少一些开支。父母一直催要二胎,目前这种情况根本不敢要,主要是没人带,以后再说,也可能就这一个孩子不要了。母亲近些年身体也不好,缴纳的是一年一次的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比较低。除了让孩子各项条件尽可能好一些,日常开销我和媳妇是能省就省了。

为了降低家庭经济风险,需要攒些钱应对将来的不时之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佚名。编辑: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