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已经不是环保学家口里的危言耸听,现在高温干旱天气席卷全球,实实在在对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倒霉的国家还要数菲律宾,不仅因为高温天气引发大面积干旱,还长时间受台风天气的影响。

地里的粮食经历着两个极端天气的折磨,不是在缺水的路上,就是接受洪灾泛滥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是全球农业困难户的菲律宾,日子更加难过了。多个地区进入灾难状态,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打击。

菲律宾遇到粮食危机,第一时间自然是想要向美国求助,两个国家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一贯是行动一致的好兄弟嘛。

但是美国这回可让菲律宾失望了,在全球粮价都在上升的情况下,美国当然不甘落后,把大米的价格一抬再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要想从美国进口大米,就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吞,用高价来购买粮食。眼看要过不去这个槛,菲律宾又想起了老好人中国

中国做好人可不是一回两回了,之前菲律宾遭受粮食危机的时候,中国都大方的施以援手,又是捐赠大米,又是提供化肥。

但是菲律宾脸皮厚,中国可不是冤大头,菲律宾的船舰还在中国的仙宾礁搞事呢,中国这边对待援助的态度自然也不是那么积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急得团团转,想方设法稳定菲律宾农业情况。最近,马科斯亲自到场监督菲律宾最大灌溉系统的启动仪式,试图为菲律宾农业增加信心。

菲律宾粮食危机到底有多严重?马科斯又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高温干旱,台风席卷,火山爆发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菲律宾经历了长时间高温天气,降水量骤降,全国地区都在遭受干旱带来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的农民,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一直与旱情作斗争。但是很可惜,这里没有人定胜天的神话,干旱给菲律宾造成了巨大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菲律宾农作物全部死亡,造成的金钱损失有12.37亿比索,折合成美元有2232万美元,菲律宾全国有29409名农民和渔民因为干旱失去了经济来源。

菲律宾的农田受损农作物面积有26731公顷,其中11276公顷为“完全受损”,剩下的15455公顷为“部分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全国已经有超过147万人受灾,宣布进入灾难状态的城镇高达101个。除了农业生产遭受打击,由于高温,菲律宾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由于全国体感温度过高,菲律宾政府已经停止学校进行当面授课。天气炎热给供电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电器使用频率激增,菲律宾的电力供应告急

为此,菲律宾政府在全国不同地区发布了不同程度电力预警,部分电站分时段分地区采取了限电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旱情还没有完全过去,菲律宾又遭受了台风“艾云尼”的影响。“艾云尼”是今年菲律宾的第一号台风,给菲律宾多地造成了洪灾和山体滑坡,超过3.6万人受到台风灾害影响。

台风造成了菲律宾多个电力设施被破坏,全国发生了44起洪水,被冲毁的农田面积还没有得到统计,但是预计重新恢复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6月3日,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发,火山喷发持续了将近6分钟左右。火山喷出灰柱高达5000米左右,火山灰落下之后,会给周边的农田造成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菲律宾两个城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3.5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给农业生产的带来的破坏还没有办法统计,菲律宾政府已经组织当地居民撤离。

菲律宾粮食危机

自然灾害给菲律宾带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国内粮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菲律宾是一个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菲律宾人民对大米的喜爱程度非常高。

在菲律宾大米年产量达到1900万吨的情况下,菲律宾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200万吨,才能正常满足人民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竞选过程中,都要将降低大米价格作为竞选口号,以此获得人民的支持,可见大米在人民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这个巨大的需求却像黑洞一样吞噬了菲律宾,菲律宾无法提供充足的粮食,常年在粮食紧张的局势中,甚至引发粮食危机。

除了自然灾害限制了粮食的生产,菲律宾要解决粮食危机,还受全球粮食价格动荡,政府限制大米进口等多种原因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在农业生产上采取保护主义,这导致了菲律宾的大米生产集约化程度低,不能开展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成本一直降不下来,粮食价格也难以降低。

而为了保护本国的大米产业,菲律宾多年来一直通过进口配额和关税措施限制大米的进口,导致国内大米的供应不足。

全球的粮食市场也不容乐观,印度限制大米出口,乌克兰危机使乌克兰这个粮食大国生产停滞,全球多个粮食出口大国为了优先保障国内的粮食安全,纷纷对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粮食出口大国纷纷提高的粮食价格,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变动,这些因素都加剧了菲律宾的粮食危机。

除了粮食进口问题,全球粮食供应链在运输环节也受到了阻碍。全球船只紧缺和运输成为上涨,也使得菲律宾的粮食进口大大延迟,给国内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进口困难的同时,菲律宾的大米进口量却在不断增长,菲律宾为了应对气候灾害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必须增加粮食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除了从越南和泰国这些传统来源国家进口,从东南亚以外的其他国家进口的大米数量成倍的增长,这也给菲律宾的粮食供应增加了不稳定性。

中国援助菲律宾

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菲律宾的粮食生产和进口都比较困难,遭受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就慷慨解囊。

中国政府向菲律宾承诺援助1万吨大米,分三批运往菲律宾,帮助菲律宾人民度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进行粮食援助,中国还帮助菲律宾改善农业生产,在水稻种植、灌溉技术、人力培训等方面,中国与菲律宾展开合作,为提高菲律宾的粮食安全和生产提供了助力。

去年,菲律宾国内遭遇了化肥短缺的危机,马科斯政府向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够为菲律宾提供化肥帮助。

中国政府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向菲律宾提供了化肥援助,帮助菲律宾度过粮食危机,解决了菲律宾人民的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的帮助下,菲律宾顺利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农民提高了收入,马科斯亲自感谢中国的“雪中送炭”。

2024年,在长期干旱的影响下,菲律宾的粮食安全又陷入了困境。菲律宾政府又向中国求助。

菲律宾这回提的要求可真不少,马科斯不但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提出希望中国粮食援助的愿望,还对中国的热带水果市场打起了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次的时机选择的可不那么好,菲律宾刚刚才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会上强硬表态,转身就要求中国帮助,其结果自然不会那么好。

美国大米涨价

东边不亮,那就找西边,菲律宾为了解决粮食危机,又转头向美国求助,不过这会儿美国可顾不上菲律宾。

厄尔尼诺不仅影响了菲律宾,还影响了许多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大米生产大国。销量减少,出口量自然也受到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个国家推出大米出口禁令,全球大米价格因此开始上涨,而美国趁此机会,开始抢购大米。

而在大米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美国自然不可能主动让利给菲律宾,菲律宾依然面临着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

美国向菲律宾提供了武器,但是却不肯提供菲律宾最需要的粮食,也许菲律宾应该认识到,再强大的武器,也解决不了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科斯的应对

早在马科斯当选总统之时,粮食安全和经济增长就是两个最大的目标。马科斯对农业问题尤其重视,身为菲律宾总统,他还主动兼任农业部长。

巩固农业时菲律宾政府的首要问题,马科斯承诺将会把菲律宾国内的米价下调50%左右,将价格稳定在20比索。

但是压低价格却导致了菲律宾农民不愿意出售手中的粮食,菲律宾的粮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粮食安全依旧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接调价行不通,马科斯又通过增加产量来使价格回落。

6月10日,菲律宾最大的光伏灌溉系统在伊莎贝拉省的基里诺市正式启动。这个灌溉系统,将会为350公顷的农田提供源源不断的农业用水。

灌溉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现代技术,提高了菲律宾农业的灌溉效率,缓解干旱对农田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应该认识到,粮食安全是菲律宾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远水解不了近渴,菲律宾或许应该与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加强两国在农业上交流,从根上解决菲律宾的粮食问题。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于2024年6月7日发布的——厄尔尼诺现象致菲律宾超465万人受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