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平和平解放,大多数人都会将目光聚焦在我党领导人和傅作义的谈判上,似乎在国民党方面只要能与傅作义达成共识,一切都不是问题。

其实,除傅作义这个华北剿总司令之外,当时在北平坐镇的还有蒋介石的两大心腹李文和石觉,以及他们手上20万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只要他们愿意,可以随时取代傅作义主持大局。

可是直到解放军在百姓的欢呼中入城,这二人为什么都没有任何反应呢?他们的20万中央军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解放

1949年1月21日,这是北平最艰难的一天,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身着军装佩戴青天白日勋章来到中南海,与仍然驻守在北平各部队几十名将领开会,为北平数百万民众寻找未来。

此时距离平津战役开始已经过去几个月,国共双方在几次大规模交战中形势逆转,原本兵强马壮,统一配备美式装备的国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而喝着小米夹着步枪的解放军则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山海关外,东北三省大部分土地已经基本解放,平津地区从北方腹地转为第一防线,蒋介石与国防部向平津各地的军事长官下达血战的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华北地区。

随着交战不断深入,高级军官们的眉头也越皱越深,哪怕此刻坐在寂静的会议室里,都能听到不远处轰隆隆的炮火声,这仿佛是某种信号,告诉他们解放军已经抵达北平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紧张。

人到齐之后,傅作义从袖口掏出一纸文件,让助手念给所有人听。

文章先是对国共双方战争局势做了初步分析,对北平市区和百姓的保护表达深切担忧,最后总结——要与中共合作,和平解放北平,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从解放军先锋部队抵达北平城下之后,傅作义多次派使者秘密往来,对于他的35军老心腹来说,这种结果是意料之中,所以他们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傅作义的一切决定。

但在会议室的另一边,以李文和石觉为首的中央军将领们却沉默不语。

他们都是蒋介石黄埔学校的学生,是校长的嫡系部队,手握20万装备精良的中央军主力,如果说傅作义是华北剿总司令的话,那么李文与石觉二人就是蒋介石派到前线的监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再念了,下面的内容我不想听,”李文突然拍桌子打断了宣读的声音,他严肃的盯着傅作义直接问道:“这件事情校长知道吗?”

傅作义没有说话,助手替他回答:“通告内容稍后会发出去。”

李文和石觉互看一眼,似乎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两人同时起身,之后几十个中央军将领也跟着哗啦啦站起来,眼看着他们就要转身离去,整个会议室空荡下来,傅作义终于打破局面:“蒋总统送我的私人飞机就在停机坪上,你们当中如果有人不想留下来,想回南京的,我送你们回去,但只有一点,请诸位谨记,北平不能再流血,你们出城之后不能发动军事反扑。”

他话音刚落,李文石觉二人的脸色突然一暗,这句话正好切中了他们的想法,毕竟现在局势危如累卵,空着手回南京见蒋介石,恐怕无法交差,加上他们手上还攥着20万中央军主力,完全可以和傅作义的35军以及中共部队殊死一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傅作义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李文和石觉二人只能冷漠的和傅作义告别,随后搭乘私人飞机飞往南京。

傅作义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为什么李石二人立刻改变计划了呢?他们既然是蒋介石的耳目将军,为什么不早早把傅作义与中共联络的事情汇报给南京呢?

权衡再三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前的几个月里,傅作义和中共领导人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进行的谋划和安排。

1948年下半年,傅作义就已经预见解放战争的结果未必如蒋介石所料,共产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清东北三省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很快就要马踏山海关,下一个目标就是平津地带,北平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政治中心首当其冲。

战与不战,傅作义有些犹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抗日名将,曾经在抵抗外敌侵略的战争中屡立奇功,在国民党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同时也受到蒋介石政府的猜忌和打压。

先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嫡系部队35军被整编裁撤,好不容易在平津地带站稳脚跟之后,蒋介石又派了李文和石觉两个监军,傅作义很清楚,一旦开战,无论是胜是负,他在蒋介石那里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除了私心之外,他在北平经营多年,深知这座古城遭到战争洗礼之后已经满目疮痍,青壮劳动力人口因为连年战争越来越少,饱含历史底蕴的古建筑也被轰炸得七零八落,北平人民再也无法经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北平城也承受不了再一次的空袭。

幸运的是,此时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和他考虑的是同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代表的中央军委想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尽可能保全这座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上百万的百姓,他们认为傅作义有可以被争取的空间。

按照中央的指示,他们找来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去游说她的父亲,双方经过几次深入的交谈,傅作义清醒的意识到共产党人倡导的共产主义才是中国未来的救国良方,他必须顺应历史的进程。

于是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及其嫡系部队就地整编,进城之后绝不扰民。

至于进程时间约定在1月31日。

时间之所以向后推移,因为傅作义还要进行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为解放北平扫除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掌控北平

当时在北平城中驻防的主力部队是李文石觉的中央军,傅作义以35军旗号聚集起来的华北剿总嫡系部队则被排除在城缘之外,甚至在中南海召开的军委联席会议上傅作义的发言权限被大大降低,如果要和共产党达成里应外和和平解放北平的任务,重中之重就是争夺话语权和城内控制权。

傅作义迅速做出反应,他以共产党军队已经兵临城下,而原本负责驻守城外的35军主力无力抵抗为借口,紧急将中央军主力调拨到城外,并要求他们“必将共匪阻绝于城门之外”,给这次大规模军事调动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形势危急,李文和石觉二人也无话可说,连夜将中央军各部整编,与城外的华北剿总嫡系部队兑换驻地,当然此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城门开闭之间,他们再想进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第一步。

将中央军主力调出北平之后,傅作义又从自己的嫡系部队中抽调出一支精锐组成一支巡逻力量。

名义上这支部队只是协助警察完成必要的维护治安工作,实际上,他们每天出入北平的大街小巷,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傅作义对北平城内的控制,还能随时监视重点人物以及情报往来。

这是第二步。

随后,傅作义又在军委会议上提议,随着近年来北平空袭事件不断爆发,很多高级将领的家人都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他打算从警卫连中挑出一部分身手高超的,分派到各高级军官家中,尽可能保障军属的安全,让军官们没有后顾之忧。

这完全是忧国忧民,爱兵如子的提议,在座众人自然没有反对,于是顺理成章的,傅作义获得了高级军官家属的控制权以及监视权,随时可以洞悉他们是否与南京方面取得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第三步。

除此之外,傅作义全面更换了中南海的警卫人手,从原本各部队轮流换岗变成他的心腹,在某种意义上军权就意味着话语权,至此通过这四步,他用大圈套小圈的方式,不显山不漏水掌握了整个北平。

这也是为什么傅作义能那么气定神闲的与统管20万大军的李文石觉摊牌,因为他们被困于城中,根本无法和外面的大军取得联系,因为他们的家人也都在傅作义的控制之下。

这也是为什么李文石觉二人没有能够提前一步把傅作义的行为上报蒋介石的原因,最近整个北平宛如铁桶一般,有里三层外三层的监视,他们恐怕根本无法把信号发送出去。

当然李文等人离开之后之所以没有进行军事反扑,因为当时解放军已经临近北平,他们不想正面开战只能按照傅作义的要求返回南京。

1949年1月31日,在百万市民热烈的欢迎仪式中,解放军兵不血刃进入北平城,这场不流血的变革的背后,是无数共产党人和傅作义努力的结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