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4日夜间,乌克兰军队再次对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莫洛佐夫斯克空军基地发动了大规模远程袭击,发射的自杀式无人机数量约为70架,网络上出现了该基地遭袭后的最新卫星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BC乌克兰”援引军事分析师布雷迪·阿弗里克的话报道称,卫星图片显示莫洛佐夫斯克空军基地的所有飞机都已消失,袭击对基地造成了显著破坏并引发了火灾,机库内的两架苏-34“鸭嘴兽”前线轰炸机很可能遭到了严重损失,而且极可能是被完全摧毁,苏-34前线轰炸机是俄罗斯空天军最宝贵的战术资产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斯托夫州州长瓦西里·戈卢别夫侧面证实了这次袭击,他宣称:“防空部队成功击退了对罗斯托夫州的一次大规模无人机袭击,防空部队在该州数个居民点地区上空摧毁了无人机,据初步信息,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正在确认地面后果。”跟以往一样,俄罗斯政府没有公布本次恐袭对俄罗斯军事资产造成的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洛佐夫斯克基地是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中最重要的前线基地之一,驻扎有苏-34“鸭嘴兽”和苏-24“击剑手”系列前线轰炸机,乌克兰军队曾在今年4月5日对该基地进行了一次自杀式无人机袭击,并宣称至少摧毁了6架俄军战机,击伤8架。不过,从其后曝光的卫星照片看,那次袭击并不成功:俄军很可能是在探测空中威胁后紧急转移了莫洛佐夫斯克基地的战机,速度缓慢的自杀式无人机给了俄军足够时间疏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攻击莫洛佐夫斯克空军基地外,乌克兰军队还进行了一系列远程袭击,尤其是针对俄军S-300和S-400这两款远程防空系统的“晴空行动”一直在继续,因为这种行动过于频繁,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周刊》援引俄罗斯媒体MsK1 6月13日的报道称,俄罗斯最著名的战斗机研发机构——苏霍伊设计局在莫斯科总部的一栋建筑着火,网络上出现了该苏霍伊设计局大火和浓烟的照片、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随即发表声明,宣称着火的是一栋没有投入使用的建筑,“该建筑尚未使用,没有有关受害者的信息。”我们无法证实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声明真实性。

乌克兰军队针对克里米亚俄罗斯军事目标的持续远程袭击,尤其是对克里米亚俄军防空网的破坏,很可能迫使俄罗斯军队在克里米亚进入了某种“摆烂”状态,尽管乌克兰军情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中将表示俄军正在将最新型S-500防空系统部署到克里米亚。

当地时间6月12日,乌克兰海军发言人德米特罗·普莱滕丘克在接受NV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军队通常会触动12艘到14艘小型舰艇为克里米亚大桥提供保护,尤其是拦截乌克兰海军发射的自杀式无人艇,但现在,这些舰艇都消失了,俄军改为在克里米亚大桥附近设置更多海上障碍,试图借此减少乌克兰自杀式无人艇的海上机动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电报”频道“克里米亚风”和卫星图片证实了乌克兰海军的信息,分析人士则认为,俄军此举表明在遭到持续的攻击后,黑海舰队已经没有足够能力为克里米亚大桥提供足够保护,改为保存越来越少的作战舰艇,换句话说,如果乌克兰政府打算彻底拆除克里米亚大桥这座“违章建筑”,现在要比过去更加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就目前来说,从军事角度上讲,是否摧毁克里米亚大桥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这座耗巨资建造、将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连接起来的大桥早已失去了军事功能:在持续的攻击下,克里米亚大桥虽然尚未垮塌,但遭受了结构性损伤,已经无法承担重载列车的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国防部改为修建从罗斯托夫到马里乌波尔的铁路线,这条对俄军后勤补给来说至关重要的铁路线即将完成。不过,就目前来说,俄军在南线的后勤补给依然需要依靠渡轮和登陆舰,这也是乌克兰军队不断攻击黑海舰队登陆舰和刻赤码头的主要原因。

而广受关注的捷克炮弹计划,终于有了消息:当地时间6月13日,在接受欧洲电台采访的时候,捷克外长扬·利帕夫斯基宣布,首批炮弹已经运抵乌克兰而且还会提供,扬·利帕夫斯基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包括这些炮弹是什么国家制造的以及具体型号等,不过,我们认为这些炮弹很快会在战场上被发现,尤其是哑弹,届时就有可能推断出是哪些国家制造并销售了这些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捷克炮弹的到来,进一步增加了乌克兰军队的炮弹供应,未来,提供给乌克兰的炮弹会越来越多,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有效刺激了西方军工产业复苏。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今年年初,欧盟的炮弹年产能为100万发,到今年年底,产能会增加到170万发,而到2025年,欧盟的炮弹年产能将增加到250万发。而随着多座新工厂的开工投产,到明年夏季,美国炮弹月产能将达到10万发,而且还会不断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尽管已经在哈尔科夫地区发起了反攻,但就总体来说,乌克兰军队依然处于守势,俄军继续掌握战场主动权,不过,从大环境来看,不管是政治、经济、外交还是军事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西方正加强对乌克兰的援助以及对俄罗斯的打压,这场战争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我们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