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重磅级的消息,到底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仍有待市场进一步观察。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与美国之间长达50年的石油美元协议在6月9日到期后,沙特选择不再续签。要知道,1974年6月8日美沙签署的石油美元协议,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的基石。

不续签,也就意味着可能影响美元霸权的地位,对于美国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闲闲财经对该消息一直持有怀疑态度,反复搜罗相关消息的报道,至今未能获得官方证伪,但也未获得美国官方或者其他官方的证明。

那么,观察美元指数走势,或许能一窥端倪。6月7日以来,美元指数开始由弱转强,走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6月6日,欧洲首次开启了本轮降息周期,美元势必获得提振。

6月11日美元指数一度大跌,或许跟该消息有一定关系。6月13、14两日美元继续强势,跟动荡的欧洲金融市场有关。

也就是说,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虽然带来一定的扰动,并未引发市场恐慌。

如此重大事项,美国何以容忍沙特不续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参考消息网近日报道,“美国正在寻求与沙特达成一项使之有义务帮助保卫沙特的防务合作条约,以促成沙特同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两项事件放在一起来思考,沙特不续约,极大可能也是一个谈判筹码。在巴以冲突敏感时期,促进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这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为了稳定中东局势,不得已放弃一些利益。

不难看出,一旦美国与沙特新合作条约达成,沙特在美国的战车上被绑定得会更加紧密,至于开头所言的不续约石油美元协议,分量就没有那么重了。毕竟,石油美元协议背后,最终看的是军事实力。

拳头硬不硬,是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这或许是美元最近几天来没有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沙特的风险反而被提到了50年来的最高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6月12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原油供应预计将提升至每天近1.14亿桶,届时将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究其根本,美国是油气增产最快的国家。

需要强调的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悍然退出了《巴黎协定》大力发展页岩气产业,到了特朗普任期结束,美国已经从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转变成了能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且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

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大发战争财,借机大幅扩张油气生产和出口,而欧佩克+在这个期间则“被迫”减产,以“稳定油价”。不难看出,沙特与美国在能源关系上,从过去50年来的“客户”关系,演变成了“竞争”关系。

所以,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影响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到了2030年全球原油供应出现大幅产能过剩的话,美国该如何解决呢?

毋庸争辩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没有“石油美元”的美元霸权形式存在,全球石油价格要比现在低得多。油价之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刻坚挺,不过是美国在特定时期总能进行一次“供给侧”打击所在。2022年,被制裁的是俄罗斯,要知道这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接下来,美国如果想要继续维持美元霸权,在石油美元上做文章的话,不排除会向自己盟友下手。这就意味着,沙特变得越来越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