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据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当下的菲律宾可谓是非常不太平。

受到波及全亚洲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很多国家连续发生极端干旱气候,粮食大面积减产。

而菲律宾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农业国家,粮食非常依赖自产的同时还需加以进口,在这波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农业损失有点严重。

那菲律宾准备如何解决这次的粮食危机?它所谓的“盟友”美国出手帮助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的困境

对于一个面积不到30万平方公里、且由破碎的岛屿组成的菲律宾,当前养活1.1亿人非常困难。

菲律宾以农业为支柱,这个国家有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总体还是比较落后的,且全国GDP的20%都由农业产出。

这意味着农业领域有任何风吹草动,对于该国的民生问题都是一大挑战。

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的数据,截至6月7日,厄尔尼诺现象共导致超过465万人受灾,菲律宾农业损失超过94亿菲律宾比索。

当下菲律宾可以说确实已经发生了“粮食危机”,其上半年粮食进口多出了三分之一。

但菲律宾又是一个穷国,国内难以平价负担如此多的粮食进口,于是前几个月物价连续暴涨。

小马科斯政府一度想控制局势,试图以政策手段来管控粮食浮动价格,结果遭到更强烈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商家自发“有粮不卖”,导致民众不得不在黑市以更高价格来买粮食。政府控价政策不得不在推行一个多月后就取消了,小马科斯政府无力回天。

更加不利的是,当前因为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乌克兰海上出口粮道被俄罗斯封锁(《黑海运粮协议》续签失败)。

俄罗斯粮食因为制裁也无法广泛出口,造成东南亚地区粮价新一波高峰。

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化肥国家,东南亚减少化肥进口后粮食产量也出现下跌,带动超市的食品、肉价同步上涨。

而这一切问题,其一是菲律宾无法决定和管控,他们只能等待极端气候结束和全球冲突停止,也就是说“听天由命”。

其二是小马科斯政府的错误政策也造成国内农业失衡,因为去年东南亚多国就预测今年可能发生极端天气,菲政府没有囤积足够的化肥和粮食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很多国家还乐观地认为俄乌冲突马上结束,两大产粮国家生产力会被释放,没料到是现在的局面。

雪上加霜的是,菲律宾之前主要的亚洲进口粮食国家印度政府,也在去年宣布对大米出口进行限量加管制。

莫迪此举是为了推行国家储粮政策和缓解因为农业法案引起的国内农民抗议危机,但“误伤”了东南亚进口国家,尤其是菲律宾和印尼。

多重因素的结合下造成菲律宾这次全国性的危机,当前菲政府正在四处找水救火。

美国盟友的“背刺”

气候问题和俄乌危机并非是造成的菲律宾粮食困境的“外因”的全部,另一大产粮国美国也对东南亚国家进行了“背刺”。

美国是全球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每年向全球出口超过五分之一的粮食,自然也成为这次东南亚粮价危机的救命稻草。

但面对盟友菲律宾的求援,美国的做法就可谓是非常不留情面了。

美供应商在上半年一路涨价,2月份出口稻米报价还是每吨760美元,到了3月份已经涨到了每吨800美元,且还要由菲律宾承担高额的航运费用。

这是典型的“高价粮食”。

根据美国当前的政策,只向政府名单上的部分非洲国家、中东国家和几家国际慈善救济组织有无偿援助协议,且是由政府出资买粮后捐赠的。

菲律宾并不在这一名单中,所以面对盟友的求援,拜登政府也只能“无辜”的表现出自己“爱莫能助”。

对此美国媒体的解释是:今年非洲、东南亚国家出现粮荒,美国已经尽力对这些地区进行粮食流通方面的帮助。

但如何购买始终是民间和民间的问题,与政府的义务没有关系。

这段话理解起来也很容易,美国并非是全球的家长,所以不是哪里有粮食危机,美国都要必须为他们填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他们有需要的话可以向粮食商人购买,毕竟粮食商人也没有禁止对哪里出口。

至于菲律宾政府有没有就粮食问题私下向美国寻求帮助,各国不得而知。

总之和全球很多国家储备粮食是用作应急不同,美国的储粮多为商品信贷公司和农场企业(CCC)经营,也就是说一大半都是让公司代管的,政府不干涉转化出售。

那么美国粮价上涨还真不是政府的问题,而是囤积居奇的商人对菲律宾市场的“洗劫”,拜登也几乎不会干涉这些事情。

而且今年小马科斯访问华盛顿期间,对国内遭遇的危机只字不提,反而是多次吹捧拉拢美国希望进行高新产业投资,对菲律宾提供更多的军事支持。

他们明显更需要的是解决当前的困境,寻求“十年投资”不如解决燃眉之急,这点菲律宾的官员们有意忽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事件自然引发了菲律宾民众的不满,认为美政府没有做到维护盟友的责任和义务。

按照他们的理论,既然小马科斯政府在利益问题上选择了美国,那么美国就有义务同样反馈给盟友帮助。

但美国却放任粮食商人卖给菲农民高价粮食和高价化肥,这种做法无异于趁火打劫。

不过这不是菲律宾靠近美国的时候就应该能想到的结果吗?毕竟落井下石、利益至上是美国一贯的处事原则。

一些地区的民众甚至开始怀念之前和中国的关系尚好的时候,中方对菲律宾的农业援助了,这些援助还都是无偿性的。

小马科斯总称他们和美国的关系“能经受考验”,实际上是无稽之谈。

中国的援助逐渐“离开菲律宾”

中菲农业合作由来已久,作为产粮和储粮大国的中国,此前也会对东南亚一些贫困地区提供粮食无偿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给菲律宾援助粮食是从上个世纪中菲友好关系传承下来的。

中国不仅给菲农民粮食,还对其提供优良的稻种、有机化肥、农业机械和现代耕种经验,帮助菲律宾实现了很大的农业发展跨越。

菲律宾水稻研究中心负责人林育庆曾提到,中国只用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大约7%就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多的人口,这是每个东南亚国家的梦想。

他们如果也能做到这些,就不用付出很多劳动力来专门耕种了。

且菲律宾前任副总统也提到,如果自己能当上总统必然就会把中菲农业合作提高到最优先的项目,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如此,希望能和中国交好。

根据资料显示,菲律宾的杂交水稻技术来源于我国。

中国新的种植技术帮助菲律宾农民从粮食产量从每公顷8吨上升到了11吨,这给农民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和菲律宾政府还合作成立了中菲农业技术中心,这种合作程度之深是超乎想象的,很多农民都使用的是“中式耕种理念”事实证明很有效。

上述只是中国对菲律宾农业领域众多援助的一角,直到小马科斯政府时期,中菲的农业合作仍在继续,我们也在对菲农民提供帮助。

例如去年6月中菲关系已经有所恶化时,中国还对阿尔拜省马荣火山附近灾民提供价值400万比索大米的援助,并赠送了化肥。

当时小马科斯政府的挑衅行动已经初见苗头,在南海问题上听从美国煽动,不断进行非法的小动作。

当时在拿到这些援助时,菲律宾还非常“感恩戴德”。

总统小马科斯连同菲律宾两名部长在内的上百名官员专门召开了一个交接仪式,对中国说了很多感谢的溢美之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承诺菲律宾“将始终致力于加强两国长期友好关系,且高度珍惜中国的善意”。

但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菲律宾外长马纳罗就在去年7月12日发表纪念南海非法仲裁案所谓的“裁决结果”,在言论中挑衅中国的主权。

此后菲方也没有人任何收敛,反而在南海问题上愈加起舞。

由此可见,小马科斯政府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拿到利益时候说一些场面话。

他们始终没有将中菲友谊放在第一位,跟随美国利益而损害中国利益,这才是他们最驾轻就熟的手段之一。

在今年旱灾到来之际,菲律宾民众真实地感受了一把“中菲农业合作暴跌”带来的压力。

菲律宾农民、政府官员仍然寄希望于中国出手。

但他们选上了这位家族有亲美背景的政客作为总统,小马科斯也给菲律宾民众走了亲美路线,现在得到了应得的“回报”,是完全合理的。

小马科斯政府只剩下“画大饼”

现在即使是粮产量出现危机,美国指望不上,没了中国援助的情况下,菲律宾仍然有1.1亿张嘴巴在等着粮食,政府只能启动紧急自救。

按照其他国家的灾年处理经验,菲律宾政府也模仿并在5月21日推出了名为《大米关税法》修正案的新政策。

宣布农业部门可以使用政府资金,如果市场米价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进入经济状态,直接采购本土大米和进口大米来平衡物价。

菲律宾当局的愿景非常美好,相当于给民众承诺:可以放心,如果未来米价再出现高涨,那么政府会自己掏钱解决供需失衡问题,投放到市场上的米都是平价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民众需求如此之大,政府无法普遍拨款赈灾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维稳了。

否则轻了小马科斯政府支持率暴跌,严重了会有难以生存的民众挑起事情,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如果结合菲律宾的国情考虑,就会发现这份法案相当于在“画大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其一是菲律宾政府没钱,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大部分都用于管理层面上,拿现钱来平衡一个国家、1亿多人的稻米需求很不现实。

比如地方上粮价每公斤波动0.1美元,政府就要耗费数百万美元来买进卖出将粮价“打回去”,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噱头,不具有执行价值。

其二是法案中具体细则很模糊,对“粮价高波动”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标准。

也就是说政府什么时候启动应急办法、采购数量、进口和国产的比例这些内容,都没有界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想象到了实际执行的时候又是一团乱麻,多数人可能只是“凑数”来蒙混过关即可,依靠这个法案就能解决危机很不现实。

其三是菲律宾的贪腐情况很严重,这是小马科斯以及前任政府中都存在的现象,政府对此也是很清楚的。

如果放手让菲律宾官员去拿钱买粮平衡物价,这其中的“官僚成本”将会非常大,甚至到了真正购买的时候,因为层层盘剥克扣已经所剩无几了。

即使一些官员买到粮食,可能也会以更高价格投放黑市而非市场,这是他们的惯用的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小马科斯推出的《大米关税法》就是一个目标明确、内容空洞的“大饼”而已,连本国民众都不信能解决问题。

且推出至今半个多月,菲律宾的粮价仍然在水涨船高,足以证明他们的调控手段都已失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经济如此脆弱、农业依赖中国的一个国家,菲律宾政府还多次损害挑衅中国主权利益,一场天灾就让其政府弊端原形毕露。

小马科斯预计接下来还会对中国提出援助请求,甚至是在南海稍微收敛行动来换取中国的支持。

不过从去年的一系列事件足以看出,他们是没有任何信誉的,所有结果都也是菲律宾咎由自取。

参考资料:

《厄尔尼诺现象致菲律宾超465万人受灾》海外网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出席中国援菲化肥交接仪式》人民网

《中国农业技术助力菲律宾农业发展》央视新闻

《“菲中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