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多月以来,东南亚遭遇了热浪的洗礼,多个国家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气温一度超过44摄氏度,酷热指数达到52摄氏度的危险级别。

对一些新兴工业国来说,这就非常难受了, 比如越南。

在 4 、 5 月份,越南北部和中部创下了历史新高气温,平均比去年要高 2 — 4 摄氏度。

越南的电力系统已经明显感受到压力的来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剧本似曾相识,毕竟去年就崩过一次了。

受大环境的影响,越南的2023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有所萎靡,同比下降了11.9%。

本来还指望二季度开始谷底反弹,没想到出现了夏季电荒,直接让1万多家企业躺平,导致全年各项出口指标暴跌,造成1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酷暑再炎热,也烤不暖商人们拔凉的心。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今年刚一开年,越南总理就在政府会议上立下军立状:「任何情况下,绝对不允许再发生缺电现象」。

然而据越南工贸部最新的报告,单是2024年前几个月,越南全国的电力需求就增长了10%,预计到了7月份,还会增长到18%左右。

愈发严重的供需矛盾快要压不住了。

据路透社报道,前一阵子越南政府下达了通知文件,希望各外企能自发减少30%到50%的电力用量,携手避免夏季电荒事件的重演。

对这个传言,越南官方不予回应,越南电力集团更是明确否认,表示没问题的,越南电力系统顶得住,外商们请放心。

外企们真的能放心吗?

像富士康、苹果等外资在媒体面前虽然没啥反应,但是年初说好的扩产却是再没了动静,而日韩等高科技企业原本打算在越南投资生产,一下子也停步不前了。

很简单,外商们之所以想来越南投资,无非是被这里的经济增长势头吸引,同时低廉人力成本、便宜的电价也是越南的一大卖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越南的电力问题,严重抑制了外资涌入的速度。

残酷的是,除了向别国借电,越南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越南老是会出现电荒问题?因为这几年越南的制造业崛起得很快,但是本国电力设施的更新,却远远满足不了飙升的用电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越南的电力构成主要来自水电和火电。

水电方面,越南境内虽然流经着红河和湄公河两条大河,但是整体地形平坦,形成不了足够的地势差,所以发展不了大规模的水电工程。

哪怕是这样,水力发电也占了全国电力供应将近4成的比例。

可每当赶上5—7月份的枯水期,或者大旱天气,水电发电量就会锐减,像去年的电荒就是被水电减少的缺口给带崩了。

剩下大部分,主要靠火电,分为煤电和天然气两部分,各占比38%和10.5%。

其实越南的煤炭储量不小了,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大约38亿吨,在红河盆地下方3500米深处,还有2100亿吨的煤炭总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越南每年的煤炭产量只有5000万吨不到,所以有一半的煤炭要靠进口填补。

对于越南人来说,有一点比较憋屈,虽然常年在世界煤炭消费国榜单上排名前十,但实际产出的电却没多少,属于高耗能,低产出。

这是因为越南现在用的发电机组,大部分都是苏联时代或从日本进口的老古董了,发电能力落后就算了,耗煤量还贼高。

除非采用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这是一种耗能低、效率又超高的煤电技术。

全世界掌握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的,除了中国,只有通用电气、西门子能源和东芝三家公司,不过这三家企业在2020年迫于国际环保压力,已经相继宣布退出煤电市场。

因此目前还保存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的就只剩我国了。

就算越南撇得下面子,向我国求助帮它组建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我们也只能爱莫能助,因为在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过去我国每帮助一个国家搭建煤电机组,总是会惹来西方政治圈的「仗义执言」,开口污染环境,闭口破坏碳中和格局。

就算在沙漠植多少树都塞不了他们的嘴,所以干脆宣布停止境外的新建项目。

这下越南彻底抓瞎,眼看扩大水电和火电是没指望了,剩下的大窟窿,靠刚拉扯起来的半吊子光伏和风能发电来填,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

没办法,只能向周边国家买电了,因此就有了去年我国从广西调到越南的廉价应急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很多国内媒体大肆热炒,说什么时隔7年首次向越南送电,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从云南输送电力到越南的项目就一直没间断过。

有人说给越南送电是养虎为患,当它的制造业崛起后,就会抢中国市场。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一些文章里也说过。

越南大部分的产业,承接的是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外溢,所以越南出口的利润大头,都在我国手里,这方面就不再重复说了。

这里说说给越南输电的三个好处。

首先是是可以把广西和云南的弃电利用起来,免得白白浪费;同时又可以换回一笔收益,拉低发电成本;最后还加深了越南对中国的依赖,一举三得。

当然,越南为了迎合美国,一直都想摆脱对中国电力的依赖,转向对老挝电力的进口。

只是目前进展不是太顺利,老挝虽然水电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也不算贵,但是对越南输电的规模一直扩大不了。

因为老挝和越南之间的输电工程遇到了很多阻碍。

其中一条长513公里的高速输电线路,从2018年至今仍然没有竣工的苗头,主要原因是设备和特殊零件缺口比较大。

最齐全的进口国毫无疑问,又是中国。

另外有一点,越南说是向老挝买电,但老挝的发电厂很多都是中老合营,并由中国建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绕不过去,干脆选择性装傻。

美国方面也没啥意见,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是来自老挝的电,就跟越南出口一样,只要贴的是越南品牌,管它内核是什么,好用就行。

如果说越南是没电,需要找电用,那印度就是空有大量的电,却到不了用户手上。

印度的电力发展挺矛盾的。

从发电量来看,它是仅次于中美的世界第三大发电国,就像印度电力部长所说的,印度已经是电力盈余国家和电力净出口国。

按道理,这应该能满足本国工业和民生的电力需求了。

可实际情况是,印度的工业发展不仅长期受困于不稳定的电力供应,甚至有时候连基本的民生用电都无法保证。

目前印度主要依靠煤炭发电,煤炭发电量占总发电量7成以上,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50%左右。

可有个问题,印度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但是火力发电技术却比越南好不了多少。

因为它的发电技术更新换代比较慢,也没有掌握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所以注定会有大量煤炭消耗得毫无价值可言。

而且印度过度依赖煤电,还容易因为煤炭短缺,而引发供电危机。

更离谱的是,印度此前被多次曝光存在煤炭被「以次充好」的现象,矛头直指莫迪的首席护法阿达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工业强国的梦想越来越风雨飘摇了。

除了电力结构问题,造成印度电力短缺的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繁杂的供电体制和落后的基础设施。

印度电网管理分为中央和邦两层,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跨区、跨邦输电线路,而各邦政府的输电公司自行管理本邦输电网。

这本来也没什么,可偏偏印度在电力调度这块,缺乏统一调度管理机制。

在全国调度中心和5个地区调度中心外,各邦又有自己的电力调度中心,且向来是听调不听宣,各自为政,电力公司纯属各邦的政治工具。

这样发电充足的地区,就很难将电力输往用电需求较高的地区,导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根本没办法解决各地区电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在硬件方面,印度的电力设备和高压线路,是肉眼可见的严重落后和老化,使得平均传输损耗率非常高,接近25%,远超10%的全球平均水平,部分偏远地区甚至去到50%。

每输送一度电就损耗一半,发电量再多也不经造。

另外尽管印度的零售电价低廉,但民间偷电现象却十分严重,根据新德里媒体的调查数据,国内大约有4成电力用户是从来没交过电费的。

这点从印度街头随处可见的,缠得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杆就可见一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还诞生了大批「自学成才」的草根电工,无需保护措施,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就可以在高压电线上丝滑操作。

像越南、印度所面临的电力问题,代表了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遭遇。

比起发展中国家的一线梯队,相对发展没那么好的小国家则更惨,平时用电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或能源短缺问题,基本就要靠爱来发电了。

除非像老挝那样,电力资源方面天赋异禀,同时又得到中国的帮助,形成了支柱产业,不仅能满足本国电力需求,还能出口挣钱。

还有一类,是像墨西哥那样的南美国家,无论是电力渠道还是电力设备,都被欧美给垄断,价格多少全凭对方掌控,要是不乖乖听话,就有随时被断电的风险,毫无话事权。

可以说,电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巨大障碍。

源头有迹可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把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陆陆续续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

其实外资吃肉完全没有问题,最起码要留口汤给当地国家。

到了21世纪,西方各国在吃尽制造业红利后,就把气候变暖的锅甩给发展中国家,联手停止煤电输出不说,还拿碳中和、碳排放来敲诈勒索第三世界,想排可以,交钱就行。

这是摆明不想给发展中国家留后路,什么咸鱼翻身、工业大国梦就别想了,要么充当血汗工厂,要么成为原料提供国,老实给西方当免费牛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伟光正的零排放,成为了发达国家锁死发展中国家的智子。

这就是我国一方面大力推广光伏和风电,另一方面又要顶住西方各国的压力,死守顶级煤电技术的原因。

因为煤电是我们最后的保障了。

只有电力充足了,中国才有突破西方封锁的底气,摆脱成为廉价牛马的命运,才能让工业强国由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