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考古部门,其他部门要查很久以前做过的坏事,最长可以倒查几十年?

几年前,内蒙古掀起了对涉煤领域腐败“倒查20年”的风暴曾引发舆论关注。

当初笔者曾猜测这一创新作法,会不会被其他领域或者权力部门模仿并进一步突破。

笔者当初对这样的猜测并不确定。毕竟要去查几十年前的事,从证据查找、人力投入方面都会很大。与查近几年刚发生的事相比,投入成本完全不一样。

近日,上市公司维维股份(600300)发布公告称,收到税务部门发出的通知,将为原控股子公司枝江酒业补税最低 8500 万元(滞纳金金额尚不能确定)。

原因是枝江酒业未按期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税务部门对枝江酒业的欠税查到了30年前,显然比内蒙古“倒查20年”更进了一步。

又增加了10年。

但笔者相信倒查30年应该是接近倒查时间的极限了。

不大可能再倒查50年或者倒查100年、200年的事。

真的要那么做,估计实施久远倒查的部门都要变成考古部门。

与内蒙古反腐“倒查20年”获得普遍舆论正面肯定相比,这次针对一家酒业公司税收倒查30年,有人还是担心。

“倒查20年”反腐查处的是少数腐败官员,与普通老百姓或者企业关系不大。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反腐力度空前。

针对一家企业税收倒查30年,意义就有点不一样了。

今天这家酒业公司可以被要求为30年前的税收补税。有了这样的先例后,其他类似这类酒业公司的企业,同样会担心自己几十年前漏掉的税,未来会不会让自己补齐。

如果这样的预期一旦形成,会不会有些企业老板害怕自己被补缴重税,直接注销、解散企业,进一步增加目前本已严峻的就业压力。

这次对30年前漏掉的税进行追缴的枝江市税务局,其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值得肯定。至少笔者以前没听过,有查税查到了30年前。

从目前来看,为维护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税务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财政部发布的税收征缴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税收收入66938亿元,罕见的同比减少了4.9%。

另一方面,国家收税今年收不起来,但政府支出今年却没有减少。

今年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483亿元,同比增长了3.5%。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能够解释有税务部门为什么要去查30年前的税。

站在税务部门的角度,收30年前的税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说体现了税务部门努力多收税的信心和决心。

但站在全局的角度,局部的利益和全局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在经济景气、火热的时候,增加税收有助于防止经济过热、泡沫化。

相反,在经济不景气,低迷时,为让经济复苏,避免经济出现萧条,应该是大幅减税,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早日渡过难关。

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反其道而行之,还要给企业造成一种印象,要去查过去30年的税,对企业家信心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文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