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盘后,5月社融数据出炉,M1、M2增速持续回落,M2-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央行统计数据数据显示,5月M1同比下降4.2%,M2同比增长7.0%;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元,同比少增4100亿元;社融新增20692亿元,同比多增5132亿元。

1)社融增量,政府发债形成强支撑。4月份是社融和M1同时转负,当时金石分析:社融转负总结来说,就是政府在打击资金空转,稳定债市,化解地方债;企业整体信贷收缩、投资意愿不强、生产积极性不高;居民提前还贷多了,消费贷、信用贷、买房买车的少了。

但5月的问题似乎不一样了,5月社融增量2.07万亿元,去年同期为1.56万亿元,大增5000多亿,已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社融恢复常态背后:5月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5月政府债券同比大增14.7%,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2253亿元,同比多增6682亿元,对社会融资形成明显支撑。这就意味着政府主动回收流动性,打击资金空转,化解地方债告一段落。

中金公司认为,考虑去年四季度政府债券融资基数较高,我们预计9月以后社会融资余额同比增速或再次趋于回落。

2)M1、M2均继续下滑,经济活力有待增强。其中,M1连续两个月为负,M2则连续10多个月下滑。

M1同比下滑4.2%,4月则是-1.4%,下滑速度加快,企业活期存款是主要拖累,企业活期存款占M1比重高达1/3。5月企业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6607亿元,企业存款增长持续乏力。企业活期存款减少,说明企业要么把钱存起来了,要么没钱了(支付工资),要么贷款减少了,核心就是企业没钱或投资积极性不高。

M1下滑的同时,M2增速持续放缓。相较于M1代表资金需求,M2则代表资金供给,核心就是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少了,投资积极性和消费积极性都不大,而且居民还加大了提前还款或购买了大量理财。

数据显示,5月新增贷款9500亿元,同比少增4100亿元;企业短贷和中长期贷款表现趋弱,二者分别减少1200亿元、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减1550亿元、少增2698亿元,除需求提振偏弱外,可能也受部分空转套利贷款减少的影响;

5月新增居民贷款合计757亿元,同比少增2915亿元,其中新增短贷243亿元,同比少增1745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514亿元,虽环比改善,但同比少增1170亿元。

大家看下图(图片来自网络),居民贷款缩水有点大,背后核心依旧是大家不敢贷款了,或者购房欲望,买车欲望甚至消费欲望都不是很高,或者说大家都没钱了或者钱存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中金固收则解释称,近几个月M1和M2同比增速大幅下行,一是房地产市场恢复偏慢,实体经济活力有待增强。二是此前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影响持续显现,另一方面是打击空转套利背景下,存贷款派生受到较大影响。三是存款利率下降,更多资金转向理财和国债等,5月非银存款快速增长就是侧面反映。

3)M2-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由4月份的8.6%进一步增至目前的11.2%。中金公司认为,M1和M2之差就是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之差,目前M1与M2之差大幅下降,这意味着目前资金供给过剩,资金价格或持续走低,隐含着利率或将继续趋于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金没有说完的话咱们继续说,M1M2剪刀差扩大,资金供给过剩,资金需求不足,其实就是大量的M1(企业活期存款+个人现金类资产)要么用来支付工资(企业给个人工资),要么购买定期理财或提前还款(个人M1转化为M2),不再进行消费了。简单来说,就是投资意愿不强,消费需求不足,尤其在降薪裁员大潮之下,都在规避未来风险。

此外,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45万亿元,同比下降13%,说明无论是个人还是银行都在减少贷款,打欠条的少了。

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钱去哪了?根据MV=PQ,货币总量已经不低,但物价低迷、资产价格也没有起来,说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乘数变小,我们投放的很多狭义货币并没有高效流通激活实体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降准降息在路上。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从5月社融数据来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政策重心已转向稳地产、稳需求、促改革,加杠杆、稳地产是关键,具体到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大概率还会降准降息。

中金公司表示,从政策角度来看,要刺激M1回升,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降低利率,尤其定期存款利率,使得资金活性低的存款收益相对于资金活性高的活期存款降低,促进资金流动性提高。

昨天,大家应该看到A股的表现了,A股在阴跌之下,尾盘上演拉升行情,其实就是市场预期降息临近了。而社融恢复常态增长以及市场对消费税方面的传闻,可能是白酒股尾盘拉升的另一个诱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最后,不得不说还是中金牛逼,按照中金的意思,M1下滑其实大家都误解了,M1现在的统计方法有问题:从M1的本质特征来看,中国可能存在一些具备M1属性,但是尚没有纳入M1统计的金融工具。

目前的M1=现金+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居民信用卡金额,不过,中金认为,还有三类资金没有加进来:第一是居民活期存款,第二是部分非存款类的金融产品、其中可能主要是日开理财(非定期债基、权益基金以及余额宝这种),第三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

其实,说实话,中金说的似乎也没啥问题,毕竟余额宝或者日日盈,还有活期存款,确实是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根据中金银行组的跟踪,目前日开现金管理类产品最新规模8.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如果再算上固收类、权益类的产品,所有日开的理财产品最新规模为11.3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8%。

中金表示,将M1、居民活期存款、日开现金管理类的理财产品与备付金的规模合计为“M1+”,将M1+与日开的非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合计为“M1++”。2024年4月M1+的同比增速为1.1%,M1++的同比增速为1.9%。

中金表示,因此,从实体部门来看,M1+与M1++的增速可能比M1增速更有意义。M1+与M1++的增速处于低位、但没有大幅下滑,说明经济运行偏弱、但也存在一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