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北京是一个人口接近两千万的城市,二环内弄高架的确不好看也不可行,但是四环五环总可以吧?甚至一些三环外的主干道都可以弄高架。对于一些刚从上海搬到北京的人来说,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路况,中国第一第二大城市的路况反差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城市道路

北京基本是立交桥,没有大规模高架,如果说高架割裂城市景观,那北京现有的地平式快速路就不影响吗?主路双向八车道,辅路各两条车道,总共加起来十二条车道,再算上人行道和绿化带,过一个条马路至少五十米。

以中关村举例,楼和楼间隔巨大,马路巨宽,已经毫无修“商业氛围”了,修了高架也无妨。更要命的是,北京一堆立交都是所谓苜蓿叶式,淘汰的立交形式了,造成主路要下的车和刚上主路的挤在一起,然后各个环路下不去上不来,严重影响快速路的效率,不堵才怪......

另一种规定则认为,北京拥堵的主要原因应该不是没有高架,建了高架能改善多少也不好说。看巴黎等欧洲城市,在城市化中期的时候也曾有大修高架桥的运动,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都开始拆了。没必要走人家已经走过的歪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城市道路

第二种观点不敢苟同,巴黎的人口可比国内一线城市少太多了,机动车数量也少很多。另外巴黎的地铁系统比北京线路多,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巴黎地面交通和北京远远不能比。单纯以欧洲一线城市都不建高架,来做北京不建高架的论据,说服力不够。

应当看到,高架是立体交通,并不影响下面的横向纵向布局,类似三环的主路,上面有桥的,下面还能通行。上面没有桥的,想到对面去就只能绕,地面化的主路会切断路两侧的沟通能力。另外,高架上封闭性更好,出入口对整体车流速度影响更小(比如上海高架在出入口设置了足够长度的速度适应区) 。

高架内整体车速快(多年前北京还没有那么太堵的时候,三环主路车速,虽然限速80,但多数情况下大多数车也不会开到80)。高架虽不是拥堵的唯一解决途径,但绝对是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城市道路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