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茶饮企业普遍实现了资本化,还有两家企业,即奈雪的茶、茶百道,成功地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但由于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股价持续下跌,导致资本市场对于新茶饮企业的信心降到了历史低点。

6月13日,茶颜悦色所属公司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多个股东信息变更,天图资本、元生资本、源码资本、小米雷军创办的顺为资本、五源资本等均退出股东行列,公司的注册资本从701.02万元减少至506.7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老股东的集体退出,一位关注茶饮市场的投资人认为,他认为这是茶颜悦色为海外IPO做准备。

然而,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却表示,眼下海外资本市场并不看好新茶饮企业,茶颜悦色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就是上市了,股价表现也不会好,“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奈雪的茶茶百道上市之后,股价表现太差了,导致国内外机构对于新茶饮的资本信心下降很大,甚至可以说没啥信心了。”

英雄所见略同。香颂资本CEO沈萌也坦言,茶颜悦色多个股东退股,有可能是因为投资对赌的上市条款被触发,因此公司回购投资人的股份。回购有可能是茶颜悦色无法按照预期上市,或者上市后预期估值较低。

举个例子。以茶百道为例,在4月23日问鼎H股的当天,茶百道的股价就跌破了发行价,而按照17.5港元的发行价,茶百道的估值达到了259亿港元。

截至6月14日收盘,茶百道的股价为10.94港元/股,总市值在161.65亿港元左右,而在此之前,茶百道的总市值一度跌破了150亿港元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百道股价跌跌不休,一直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上市之前,我就反复说过,茶百道上市当天就会跌破发行价,且还会持续下跌,一是食品安全问题太多,二是缺乏实质性的护城河。”康定平表示,虽然新茶饮市场规模还在增长之中,但寡头垄断的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此情况下,各大企业被迫卷入到了价格战中,未来业绩增长并不乐观。

无独有偶!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登陆H股,发行价为19.8港元/股,虽然顺利摘得“全球茶饮上市第一股”的桂冠。遗憾的是,上市首日,奈雪的茶就遭遇了破发。

截至6月14日,奈雪的茶总市值不到41亿港元,股价在2.36港元/股。也就是说,奈雪的茶总市值已经缩水八成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奈雪的茶股价表现太差,一方面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太多,比如蟑螂乱爬、标签不实,还被新华社点名曝光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业绩表现不好,持续亏损多年,直到2023年才盈利,但利润也不过2000万元左右,相比于50多亿元的收入,实在少得可怜。”康定平表示,虽然新茶饮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竞争日趋白热化,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新茶饮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受到更大的考验。

在冲刺A股无望的情况下,新茶饮企业纷纷将目光锁在了H股上,包括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但奈雪的茶、茶百道上市之后的表现,给排队上市的新茶饮企业泼了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资料显示,2013年在长沙创立的茶颜悦色,创始人为吕良。截至今年6月,合计拥有793家门店,且均为直营门店,这与主打加盟模式的茶百道显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来说,与加盟模式相比,直营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建立覆盖产业链的品质管控,从而保证奶茶的高品质。”康定平表示,通过直营模式拓展市场,茶颜悦色原本可以在品质上构筑竞争优势,但事实上,茶颜悦色也有不少产品问题,“背靠直营模式,茶颜悦色依然没有建立起品质优势,这也重创了资本信心。”

在2020年之前,茶颜悦色还只是在经营门店,品牌方也没有做外卖的想法,而不做外卖,除了“能力问题”,更多还有产品问题,比如产品的奶油顶和奶沫会随着时间消散。

据悉,2022年6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1批次国抽本级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及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本级食品抽检中,发现山东茶颜悦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药玉米糊,霉菌项目不符合GB196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另外,2023年6月,一位网友发文称,在该店点的饮品中竟然喝出了完整的标签纸。对此,该门店回应称,经过查看监控录像,发现是由于员工工作疏忽,没有发现茶桶上的便签纸掉进了桌上的饮品中。

就连茶颜悦色也在官方公众号“自我揭短”, 橘子坏了、柠檬发霉了、操作不够规范。敢于自曝家丑的行为值得肯定,但也说明直营模式下,建立品质优势仍需久久为功。

“虽然与加盟模式相比,直营模式有利于品质管控,但不意味着茶颜悦色可以就此躺平。”康定平指出,想要更好地把控品质,茶颜悦色必须不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持续强化门店员工的食品完全培训,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更为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新茶饮企业的监管和查处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该及时处罚并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