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都流向了爱吃苦的人。

说起苦难,跟痛苦某种程度是差不多的意思。这个东西具有主观差异性,比如上一辈的痛苦是饥荒、是粮食匮乏,80、90后是买房、养孩子的痛苦,00后是996、挤地铁、熬夜加班的痛苦。

都是痛苦,群体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自然没有任何的比较意义。毕竟父母觉得你幸福,主要是以吃饱穿暖为标准。你羡慕父母时代机会好,很容易就能混出头,感叹生不逢时的命运,主要从自己发展受限的角度来看。

任何人的苦难都是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的。

所以仔细一想,苦难这回事,仅仅就是单纯苦难而已,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歌颂的必要了。

之前收到一个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大概总结一下,就是吃苦就会一直吃苦,成为人上人没什么卵用。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歧义就是“人上人”,这三个字会很容易触碰到一些人的敏感心脏。也难怪,毕竟很多人努力半天发现,归来并没有成为人上人,反而变成伺候人上人的牛马。

而吃苦这回事正在被一群人摇旗呐喊,掀起一场推翻行动。

躺平、不生不育保平安、誓死捍卫孤独终老、小病靠扛、大病等死等态度宣言,情绪高涨,立场坚决。

我们确实有一套“吃苦”的文化根深蒂固,把吃苦挤独木桥当作人生正道。

不可否认苦难确实意义深远,许多伟大的作品都在苦难中诞生。文人墨客的怀才不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路遥的《平凡世界》。

有时候物质的贫乏,是会激发出精神世界的韧性。

但是努力如果不能实现自由

为何还要傻傻吃苦?为了让老板赚更多,过得更好?还是为了后代不继续牛马,复制一模一样的人生?总有人要当废物,为何不是我呢?

很多人看起来是想躺平,实际上想要的是一个答案:生活什么时候可以好起来?苦难意义在哪里?

我已步入中年,自然过了如此剑拔弩张的年纪。没有这么多心绪难平,更多的是充分认识自己的诉求,找到自己的归处。

也许是自媒体势能太大,所以基本上网络上讨论的【年轻人断亲】【年轻人绝户】【躺平】…在我生活中并不多见。生孩子、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依然是很多人的真实生活主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以为人家傻,可能他们图的就是难得糊涂,毕竟世界最真实的一面,就是无解。不管你接不接受,认不认,都不你能轻易左右的。

你想问什么时候一切才会好起来?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一个普通的孩子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求学,父母根本没有鞭笞你读书。你大概率也不会读上高中,要么玩几年,要么就是去打工,基本就这两条路。

最终大概率等你的命运就是拧螺丝了。

一个人拧螺丝能不能成为一名厂长,不得而知。我知道拧到三十好几的人,看起来还没当上。

而且逢过年回去老家,也没有听他说,有被器重或者有升官的迹象。

倒是今天找那个人借笔钱,明天找那个人借笔钱,日子总在拆墙,东补一点,西补一点,还屡次信用破产,不还钱。总有一批人的生活轨迹都是相似的。

人生就是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同样一个三十好几的人,一样的家庭底色,努力读书考上大学。

2007年毕业之后拿着月薪5000的工作,认为工作无法让自己赚到大钱,于是果断经商,选择去城市谋生,后来因缘际会积累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房子也有,车子也有了。

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但是人生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吃一辈子枯燥无味望到头的苦跟选择一条冒险,但是有希望的路,忍受不确定的苦,两者本身都是概率问题,大概率跟小概率的对赌而已。

结果是不一样的,你敢冒险,有可能被奖励大结果;你不冒险,那必然就过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

众生皆苦,任何人都逃不开吃苦这一关,只不过看你经受的“苦”用什么方式降临而已。

有一点非常关键

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抱怨这回事,还会让你怨念重生,没有前进的力量。

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想办法去改变才是正解。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竞争压力很大的环境里,是希望努力可以改变,还是在到处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打好自己手上的牌就显得更重要了,发发牢骚即可,把精力放在上面,就是纯纯荒废了。

你非得较真自己为什么没有投胎到雷军家里,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你该做的是,时刻问自己:“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我该怎么做能这样?”雷军不好复制,但是成事的底层逻辑可以研究。

一个人横向对比自然没有意义,但是纵向对比的意义就深远很多。什么意思?

就是你不跟别人比,跟自己比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提高。所以成为“人上人”为何不理解,成为更好的自己呢。反正抱怨绝对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我看很多喜欢抱怨的人过的都很辛苦,包括自己的父母。

穷则思变,大富大贵比不上,小富即安也有希望。如果你怼天怼地,我只能认为你可能就是纯粹懒跟坏了。

当然吃苦的方式

决定你得到大奖励的概率。

去年一本《我在北京送快递》的书火遍全国,书里面详细记录了一个快递员二十年来的工作经历跟职场历程的各种辛酸感悟。

不谈具体内容,就说送快递这回事吧,大部分人都感觉生活疲累,根本不会在苦难中还坚持选择写作这种更苦的方式在坚持。多少人才会出一个胡安焉,你我都心知肚明。

你做一些重复工作、不断拧螺丝,不断通过出卖自己时间,安心干活,等着发工资。闲暇时间刷刷小姐姐视频,也能理解,放松自在,但可能就是你一辈子望到头的人生。

你不断地求变,吃一些高级的苦。不断否定过去的自己,不断寻求改变的机会。只要有不断向上的韧性,结果一定也不会有多差。

你不想赚钱,那就坚持日复一日锻炼,最后比比看谁活到最后。

你想赚钱,那就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这件事上,游戏、短视频都少碰,忍受孤独,吃改变自己的苦。

希望总是有的,有希望比无望好多了。为什么会有潜规则?

总有人喜欢聊社会规则,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不合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规则的差异等等,好,我就用一篇文章的篇幅说说社会规则,从小的到大的,从微观的到宏观的。

先从小的说起,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很多在明面上的规则,核心价值观嘛,就算你是小孩子也能扯上几句。但你是不是真的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人性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你做了我不做呢?

如果我不做也不会受到惩罚,反而获益了,而你却受损了,你怎么看,你下次还做不做?你说可以让不做的人受到大家的谴责,可如果大家不谴责呢?又或者我根本不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