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约举行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北约举行会议

本期话题,北约玩火,在为与俄罗斯之间的潜在军事冲突做准备,乌军士气大增,在南部水域接连炸毁了5艘俄军舰船。

6月4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北约正在为与俄罗斯可能存在的冲突做准备,初步计划是在西欧建立一条“陆地走廊”,以便美军能够迅速进入欧洲,并在前线与俄罗斯军队进行正面冲突。

据北约官员透露,为应对可能的俄罗斯进攻,北约成员国在去年已经达成共识,将30万军队保持在备战状态。北约军方领导层正在努力确保这些部队的调动,不会因俄罗斯可能的攻击而受到阻碍。若发生冲突,美军的主要调动路线将通过荷兰鹿特丹港前往德国和波兰。此外,北约还规划了从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出发,经由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前往匈牙利的路线。同时,挪威、瑞典和芬兰也被纳入了调兵计划中。

图为北约在波罗的海军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北约在波罗的海军演

目前,北约为震慑俄罗斯,以军演为借口,已经在波罗的海周边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对此,6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从来没有任何入侵北约的计划,北约制定的针对俄罗斯的计划表明,北约正在为潜在的冲突做准备。

这样来看,北约的行动仿佛“巴巴罗萨”计划的重现。二战时期,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集中了大量兵力,从多个方向对苏联进行突袭,想要占领苏联的主要城市,进而击败苏联。那么,如今北约与俄罗斯之间会不会也要爆发大战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其实是北约为拜登访问欧洲和G7峰会做铺垫罢了。拜登访问欧洲,主要就是为了加强与欧洲的联系,使欧洲无法摆脱美国的操纵。拜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表示,在俄乌冲突中,一旦乌克兰失败,与俄罗斯接壤的欧洲国家将开始实行更加独立的政策。所以,拜登不会允许北约垮台。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5月6日,马克龙访问中国,随后又访问德国,这也是24年以来,法国总统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表现出了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的决心。他首先与德国修复了关系,试图重新启动欧洲“双引擎”,并且拉拢了波兰。

最为重要的是,在俄乌冲突的议题上,马克龙的表现十分引人注目,有消息称,马克龙正在筹备一支欧洲军队,准备派遣至乌克兰,彻底扛起欧洲“反俄”的旗帜。

拜登为了把欧洲稳定在北约中,在访问欧洲前开始宣称有30万美军进入欧洲,坚定的表达美国想要保卫欧洲的决心。而俄罗斯明确表示没有与北约发生冲突的计划,所以,北约的行为也只能是震慑俄罗斯,进行舆论炒作罢了。

在北约宣扬制定对俄罗斯军事行动的计划后,乌克兰军队的军心大涨,开始打起了南部海域的主意。6月13日,乌海军发言人宣布,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南部地区的水域摧毁了5艘俄罗斯舰船。但俄罗斯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图为刻赤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刻赤大桥

而乌方只表示在南部水域摧毁俄方舰船,但并未说明具体水域,分析来看,乌方所指的应该是黑海地区。乌克兰之前宣称,俄黑海舰队已经撤离了黑海地区。为了防止乌克兰无人艇对刻赤大桥的袭击,俄罗斯军队在大桥附近部署了一些防御设施,而乌军所摧毁的或许是俄罗斯用来保护克里米亚大桥的船只。

近期,乌克兰军队不断对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队进行攻击,6月12日晚,克里米亚地区遭受了来自乌军的ATACMS导弹袭击,其中7枚成功命中目标,导致俄军一套S-300、两套S-400防空系统以及一座雷达站遭到破坏。目前,克里米亚的S-300和S-400防空系统几乎已被乌克兰军队完全摧毁,剩余的防空装备、军事人员和家属已被转移至俄罗斯南部军区和别比哥罗德地区。由此看来,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打击是在为收复该地区铺平道路,刻赤大桥的攻防战即将展开。

面对北约与乌克兰的一再挑衅,俄罗斯也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已经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非战略性核武器的演习,与此同时,俄罗斯“喀山”号核潜艇也前往北美,与古巴在加勒比海进行联合军演。列宁格勒军区的陆军和海军还参与了一次非战略核力量的演练,该演练涵盖了从北冰洋至黑海的广泛区域,几乎包括了所有这次参与欧洲边境军演的部队。

图为俄罗斯战略核演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罗斯战略核演习

这样一来,不管是美国、欧洲以及乌克兰,俄罗斯都在他们的活动范围中进行了军事演习,而这三大核演习,对美西方国家的警告意味也十分明显。俄海军总司令莫伊谢耶夫表明,此次远航任务不仅限于此。这暗示俄舰队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而其目标可能不仅是古巴,还可能涉及与其他美国敌对的国家和武装力量的联络。

美国在对抗俄罗斯的行动上变得越来越强硬,俄罗斯方面也表示将对此进行升级回应。普京曾表明,俄罗斯也可能向西方的敌对国家提供武器,以回应那些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国家。俄罗斯这次与古巴军演的行动,不仅让人怀疑普京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警告,而是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图为俄罗斯“喀山”号核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罗斯“喀山”号核潜艇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的驻留往往会导致土地荒废,而战后的社会往往会伴随着人民生活困难等其他事情的发生。西方的不断挑衅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冲突,希望各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安全的空间。